[实用新型]格栅型诱导吹出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0014.0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8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惠一;浦野胜博;贝塚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木村工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06 | 分类号: | F24F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诱导 出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格栅型诱导吹出口。
背景技术
以削减送风动力为目的,具有使来自于空调机的供给空气与通常时相比低温、少风量化后从设置于室内等的被空调空间内的吹出口供气,并且进行空气调节的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344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该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中使用现有的格栅型吹出口时,由于供给空气为低温,因而存在产生冷风(cold draft)和结露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格栅型诱导吹出口,具备通过从外部送入的供给空气诱导混合被空调空间的空气而将该混合空气吹出至所述被空调空间的主体;在该主体内设置喷出所述供给空气的空气喷出口、将所述被空调空间的空气作为诱导空气引入的诱导风道、将所述供给空气和所述诱导空气的混合空气吹出至所述被空调空间的混合吹出风道、以及与所述诱导风道和所述混合吹出风道连通且诱导所述诱导空气的多个诱导口;所述多个诱导口以使在上风侧的所述诱导口诱导混合的空气逐渐吹入至下风侧的所述诱导口的形式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得到以下效果:
(1)因通过在供给空气中诱导混合被空调空间的空气以此产生的再热(reheat)而从混合吹出风道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的空气和被空调空间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减少,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将低温的供给空气原封不动地吹出而产生的冷风和被空调空间的温度不均、结露等,从而谋取舒适性的改善;
(2)在主体内部将低温的供给空气与比其高温的诱导空气进行混合并吹出,因此可以防止在比空气喷出口下风侧上发生结露。因此,不需要进行诱导口和混合吹出风道的隔热,减少隔热处理范围,制作容易;
(3)可以通过兼作空气喷出口的多个诱导口逐渐增加诱导空气,从而可以确保相对于供给空气风量的诱导空气的风量(混合比)多。因此,谋求混合空气的吹出风量的增加,并且扩散性变得良好且消除温度不均;
(4)可以兼作空气喷出口和诱导口,因此结构简略化,制作容易且廉价;
(5)通过增减诱导口的数量,以此可以任意地变更诱导风量,通过增减调节被空调空间空气的诱导量,以此可以选择对于空调最佳的混合空气吹出温度(诱导空气混合比),从而谋求空调效率的改善。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主体具有细长状吹出开口部;所述空气喷出口沿着所述细长状吹出开口部的对置的长边形成为线状;所述诱导口以通过隔开构件区划所述诱导风道和混合吹出风道的连通部,使开口部向下风缩小的形式形成,且沿着所述空气喷出口形成为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得到以下效果:
(1)可以通过一个隔开构件形成两个诱导口,因此结构简单化且制作容易;
(2)使诱导口的开口部向下风缩小,以此可以提高风速,因此可以不降低诱导性能,而稳定地确保诱导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吹出开口部侧观察格栅型诱导吹出口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符号说明:
1 主体;
2 空气喷出口;
3 诱导风道;
4 混合吹出风道;
5 诱导口;
6 隔开构件;
11 吹出开口部;
S 被空调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格栅型诱导吹出口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将供给空气的供给侧称为“上风侧”,将混合空气的吹出侧称为“下风侧”。该格栅型诱导吹出口具备通过从外部送入的供给空气诱导混合被空调空间S的空气并将该混合空气吹出至被空调空间S的主体1。被空调空间S是指写字楼和医院、宾馆等的各种建筑物的室内和大厅等的空间。在该被空调空间S的壁面和屋顶等设置格栅型诱导吹出口。在格栅型诱导吹出口中,从图示省略的空调机通过管道(duct)等供给调节用空气等。另外,各图中的点线的粗箭头表示风向。
在主体1内设置喷出供给空气的空气喷出口2、从被空调空间S引入诱导空气的诱导风道3、将供给空气和诱导空气的混合空气吹出至被空调空间S的混合吹出风道4、和与诱导风道3和混合吹出风道4连通而诱导诱导空气的多个诱导口5,多个诱导口5以使在上风侧的诱导口5a诱导混合的空气逐渐吹入至下风侧的诱导口5b的形式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木村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木村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0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客车风道气流自动分流装置
- 下一篇:新型液槽密封高效送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