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7999.3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月森一如;高桥学;森山裕幸;胜部慎弥;山本勇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9/10 | 分类号: | H01H19/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配置于工厂的生产线,用于检测加工对象是否到达规定位置的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在工厂的生产线上较多的使用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用于检测加工对象物是否被移送到规定的加工位置,并自动启动加工机械。
作为这种限位开关,公知有如下的开关:旋转杆以及与旋转杆连接的旋转轴受到外力而旋转,被设于旋转轴的凸轮所按压而使柱塞(位移部件)发生位移,通过柱塞的位移使开关模块接通关断。此外,凸轮以及柱塞都由金属材料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阿自倍尔株式会社、通用接触型限位开关LS系、[平成25年10月21日检索]、网址<http://www.compoclub.com/support/selectionguide/scc/CP-GC1003/D/LS_1003.pdf?download>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由于凸轮和柱塞都由硬的金属材料形成,所以具有难以提高耐用性的问题。
即,当凸轮和柱塞都由硬的金属材料形成时,限位开关动作,由此,凸轮以及柱塞的磨损持续进行,因此,难以提高限位开关的耐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用性,获得可靠性良好的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具备:旋转轴,受到外力而旋转;凸轮,设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对应地旋转,并具有凸轮动作部;位移部件,具有与所述凸轮动作部接触的凸轮承受部,所述凸轮承受部被进行旋转的所述凸轮动作部按压,由此,该位移部件的位置发生位移;以及开关模块,通过所述位移部件的移动来进行接通关断动作,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动作部由金属形成,所述凸轮承受部由比所述凸轮动作部软的树脂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当旋转轴受到外力而旋转时,凸轮与旋转轴的旋转对应地旋转,位移部件的凸轮承受部被凸轮的凸轮动作部按压而使位移部件发生位移。通过该位移部件的位移,而使开关模块进行接通关断动作。
这里,例如,在将凸轮的凸轮动作部和位移部件的凸轮承受部都以硬的金属形成的情况下,对应于开关的使用,凸轮动作部和凸轮承受部的磨损持续进行,因此,开关的耐用性容易降低。
与此相对,在本实用新型的开关中,凸轮动作部由金属形成,位移部件的凸轮承受部由比凸轮的凸轮动作部软的树脂形成。因此,在开关的使用开始时,位移部件的凸轮承受部的磨损容易进行。但是,在位移部件的凸轮承受部的磨损进行到某种程度的时间点,凸轮动作部和凸轮承受部的抵接面的磨合变好,位移部件的凸轮承受部在上述时间点以后,变得难以磨损。其结果,就能够提高开关的耐用性,能够获得良好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提高开关的耐用性,能够获得良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位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凸轮内置块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凸轮内置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凸轮内置块中的块机壳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从旋转轴的小直径部侧朝向大直径部侧观察图4所示的凸轮内置块时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开关动作部的柱塞和开关动作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限位开关被设定为第1动作模式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限位开关被设定为第2动作模式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限位开关被设定为第3动作模式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接触的两个固体的普通滑动磨损的进行过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限位开关中,进行了柱塞的材料和第1以及第2凸轮的材料的多个组合的耐磨损性试验所得到的结果的图。
附图标记
1 限位开关(开关)
11 开关动作部
12 凸轮内置块
13 旋转杆
21 动作部机壳
22 开关模块
31 旋转轴
32 块机壳
33 第1凸轮
33b 凸轮动作部
34 第2凸轮
34b 凸轮动作部
33b1 开关接通部
34b1 开关接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