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546.7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H1/00 | 分类号: | E01H1/00;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品在存储时,如果存储容器发生腐蚀或锈蚀,油品可能会发生泄漏,长时间会聚集后流散在地表上,最终流入地下,或漂浮在水面上,造成水源的污染。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流散在地表上或漂浮在水面上的油品进行有效的收集,一旦发生污染,就会增加后续处理过程的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油装置,来吸收流散在地表和漂浮在水面上的泄漏油品,以防止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油装置,包括有由布网围成的多个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囊体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该囊体外廓相同的框架,多个囊体内分别填充有高分子吸油填料,相邻二个囊体的外部框架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条;包括有提拉杆,所述的提拉杆位于多个囊体的中心处,提拉杆的外壁与每个囊体的外部框架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所述的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囊体的厚度分别大于其外部框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手持提拉杆,使得多个囊体置于水面或地面上的油品扩散区域,多个囊体内分别填充有高分子吸油填料分别快速的吸收流散在地表和漂浮在水面上的泄漏油品,有效的防止了污染,且操作方便,除污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吸油装置,包括有由布网围成的多个囊体1,多个囊体1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该囊体外廓相同的框架2,多个囊体1内分别填充有高分子吸油填料3,相邻二个囊体的外部框架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条4;包括有提拉杆5,提拉杆5位于多个囊体1的中心处,提拉杆5的外壁与每个囊体的外部框架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囊体1的厚度分别大于其外部框架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