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痰液清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536.3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红;宫悦华;朱燕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04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清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装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痰液清除器。
背景技术
很多危重、老年、昏迷的患者存在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的问题,往往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会出现憋气、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若痰液长期在呼吸道内不能清除,还会导致肺部感染。研究表明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
临床上,我们常规用中心负压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吸痰,该两种仪器必须连接中心负压或电源来调节负压,有时吸痰器或电路突然出现故障或者病人需要紧急转院、外出检查,这些情况将严重威胁到病人的安全。目前使用的吸痰管会给清醒的病人带来不舒适感,容易出现咬吸痰管的现象,给吸痰操作带来诸多不便,加重护士的工作量。所以,亟需一种不需与吸引机配合使用、使用舒适度较高的便携式痰液清除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20058820.7,申请日为2013年2月2日,公开了一种新型痰液清除器,该痰液清除器需要与吸引机配合使用。关于不需与吸引机配合使用、使用舒适度较高的便携式痰液清除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痰液清除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痰液清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痰液清除器由吸痰管、痰液收集室和负压装置组成,所述的吸痰管的前端设有吸引孔,所述的吸痰管中间设有环状缘翼,所述的环状缘翼的中心设有圆管,所述的痰液收集室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的痰液收集室与负压装置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的吸痰管的末端为梯形管,与第一接口相匹配,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为梯形管,与第二接口相匹配,所述的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的负压装置设有外套管、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的外套管的顶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设有阶梯管、轻质小球和金属网罩,轻质小球的直径大于阶梯管细端的直径,小于粗端的直径,所述的金属网罩在阶梯管粗端的管口处。
所述的环状缘翼中间的圆管的长度为4-5cm,所述的环状缘翼固定在吸痰管上,吸痰管可在环状缘翼内活动。
所述的收集室容积为10-20ml,所述的收集室外壁上设有容量刻度的标识。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拉负压装置的活塞推杆产生负压,故不需要连接负压、电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设有环状缘翼,增加舒适度,可以杜绝清醒病人咬吸痰管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清理装置为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可更换,保证吸痰时能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痰液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第一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吸痰管 11.吸引孔
12.环状缘翼 13.圆管
2.痰液收集室 21.第一接口
22.第二接口 3.连接管
4.负压装置 41.外套管
42.活塞推杆 43.活塞
44.第一单向阀 45.第二单向阀
441.阶梯管 442.轻质小球
443.金属网罩。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未经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踝输液装置
- 下一篇:肝素帽用一次性消毒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