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膜机的挤塑模头保温节能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2051.6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6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章育骏;章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沪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86 | 分类号: | B29C47/86;B29C4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膜机 挤塑模头 保温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膜机的挤塑模头保温节能圈,属于塑料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挤塑模头作为吹膜机的关键部件,其功能在于使来自挤塑机机筒内的塑料熔体能够在模头流道中良好分布,以便在均匀的速度下从模口挤出并吹成塑料薄膜。模头流道内的温度对其品质有很大影响。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吹膜机模头周围没有任何保温以及安全保护装置,模头流道内的温度得不到保证。一方面塑料薄膜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热能浪费大,电能耗费严重,同时外表裸露的高温模头存在安全隐患,并使工作环境恶劣,夏天车间温度高达40℃~42℃。本实用新型是吹膜机领域的一个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外是否有,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吹膜机的挤塑模头保温节能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吹膜机的挤塑模头保温节能圈,所述挤塑模头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模颈(7)、模头一区(8)、模头二区(9)和口模(10)四个部位,在模颈(7)、模头一区(8)、模头二区(9)和口模(10)的外表面分别包裹有保温节能圈,该保温节能圈分为第一保温层(1)和第二保温层(4),第二保温层(4)包裹在第一保温层(1)外并且二者固连为一体;
所述第一保温层(1)由圆环形金属框架和包覆在该圆环形金属框架外围的金属板围成,其内填充有硅酸铝棉层(3-1);所述第二保温层(4)由金属板围成,其内填充有硅酸铝棉层(3-2)。
所述保温节能圈采用半圆环形结构,两个半圆环形之间通过连接卡环(2)组装成一个圆环形结构。该结构便于组装,折卸方便。
模颈(7)、模头一区(8)、模头二区(9)和口模(10)上的保温节能圈分别与它们外径和高度相适配,各部分的保温节能圈采用一节式或分节式结构。
所述第一保温层(1)和第二保温层(4)均便于导线引出的引线孔(5)。
第一保温层(1)中金属板和第二保温层(4)中金属板均采用型号均为SUS304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挤塑模头保温节能圈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能够有效的保证吹膜机挤塑模头的温度稳定,有助于提高塑料薄膜的品质。吹膜机挤塑模头升温快,预热时间短,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
(2)该设计提高了吹膜机挤塑模头上发热圈的热能利用率,大大节约电能。
(3)本实用新型采用包裹式结构,分节式组装方式,折装方便。同时杜绝了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了热量向车间散失,车间平均温度下降3~5℃,改善车间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节能圈的总装配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节能圈的结构图。
图 3 为图2的B-B的剖视图。
图 4 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卡环的结构图。
其中:
1、第一保温层;2、连接卡环;3-1硅酸铝棉层;3-2硅酸铝棉层;4、第二保温层;5、引线孔;6、加热器插头;7、模颈;8、模头一区;9、模头二区;10、口模;11、铆钉;12、方钢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吹膜机的挤塑模头保温节能圈,适于安装在该吹膜机的挤塑模头上。 其中,吹膜机的挤塑模头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模颈7、模头一区8、模头二区9和口模10四个部位,本实用新型为了有效的保证吹膜机挤塑模头的温度稳定,减少其预热时间、节约电能、提高生产效率,在模颈7、模头一区8、模头二区9和口模10四个部位的外表面分别包裹有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节能圈,保温节能圈由第一、第二保温层固连为一体形成。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节能圈具有第一保温层1和第二保温层4,第一保温层1由方钢框架和包覆在该方钢框架外围的金属板围成,其内填充有硅酸铝棉层3-1;第二保温层4由金属板围成,其内填充有硅酸铝棉层3-2。第一、第二保温层的金属板均采用型号为SUS304薄钢板。第二保温层4通过铆钉固定在第一层的方钢框架上,使第一层和第二层形成整体结构。这种结构可把第一层方钢框架传导的热量用第二层隔绝,进一步提升保温节能效果。而第一层方钢框架作为保温圈的结构受力件将模头紧紧包裹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沪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沪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2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剪刀叉的伸缩带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材料倒运平台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