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775.0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何金生;赵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04 | 分类号: | E04B1/04;E04B1/61;E04B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建筑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结构领域,尤其涉及应用在大中型公共建筑领域中的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方面。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机械化程度提高、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行业内专业领域的技术提升、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国外建筑工业化影响等诸多方面因素,促使人们来思考建造方式的改变。对于日益发展的我国建筑市场,现浇结构体系所存在的弊端趋于明显化。面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外建造领域由现浇到预制变革的成功经验,我国建筑行业掀起了住宅产业化的浪潮,而在建筑领域的其他方面涉及较少。
目前我国建筑的建造方式开始从传统现浇向预制方式转变。但在技术应用方向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现有的预制建造技术较为集中在住宅建设领域,但不能满足大中型公共建筑施工设计的需要;另外现有的预制建造方式,仍需要配合现场现浇作业才能将各建筑部件相结合,无法完全实现无湿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预制结构现有技术的不足、应用存在局限性的缺陷,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该预制建筑结构不需要在施工现场现浇作业,实现完全无湿作业,是一种节能、环保、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小的建造及设计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公建领域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由若干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墙体和双T板;所述预制墙体上设置有牛腿,所述的双T板固定安装于墙体的牛腿上;所述墙体与墙体竖向连接方式为:纵筋灌浆套筒结合型钢连接,型钢连接为一面墙体的接触处预制K形开口,在所述K形开口的两侧预埋角钢,在所述另一墙体的对应处预埋有钢板,通过连接钢板将墙体的预埋角钢与另一墙体的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或直接将墙体的预埋角钢与另一墙体的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墙体与双T板的连接方式为:双T板放置在墙体的牛腿上,在所述的双T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处均预先埋设有钢板,所述牛腿上放置有橡胶垫块,用于保证双T板底部承压均匀受力,所述的连接钢板分别与墙体的预埋钢板与双T板的预埋钢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墙体上设置固定牛腿。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后相互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胶嵌缝或通过泡沫板填缝后再利用密封胶嵌缝。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双T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楼层地面,所述楼层地面设计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坡面,且靠近墙体的一端较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使新型预制混凝土结构应用范围扩大至大中型公共建领域中,摆脱当前预制结构节点现浇方式,其是一种更加节能环保、对周边环境影响更小的结构建造体系。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墙体和双T板构件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与双T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牛腿、3钢板、4橡胶垫块、5双T板、6连接钢板、7泡沫板或密封胶、8叠合层、9纵筋灌浆套筒、10预埋角钢、11粗糙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墙体1、双T板5,然后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组装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实现房屋的建设。所述预制墙体1上设置有固定牛腿2,所述的双T板5固定放置于牛腿2上。
下述描述各组成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
如图2所示墙体与双T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双T板5放置在墙体1的牛腿2上,在所述的双T板5与墙体1之间的连接处均预先埋设有钢板3,所述牛腿上放置有橡胶垫块4,用于保证双T板底部承压均匀受力,所述的连接钢板6分别与墙体1的预埋钢板与双T板5的预埋钢板焊接,在所述的双T板上表面预留粗糙面,上铺叠合层8或直接铺设地板形成楼层地面,在楼层地面与墙体1之间的缝隙处利用泡沫板或密封胶7填充。特别的,为防止液体等流入墙体1与楼层地面之间的缝隙,叠合层8应设计成有一定角度的坡面。
图3为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墙体1与墙体1竖向放置,两墙体竖向之间通过纵筋灌浆套筒9连接,为增加竖向墙体的稳固性,在上层墙体与下层墙体接触的下表面处预制K形开口,在所述K形开口的两侧预埋角钢10,连接钢板6与上层墙体预埋角钢10、下层墙体预埋钢板3分别相焊接或上层墙体预埋角钢10与下层墙体直接焊接。特别的,K形开口在墙体下表面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具体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确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预制混凝土建造技术相比,由于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栓接、套筒连接,完全摆脱当前预制结构节点现浇方式,实现施工完全无湿作业,是一种节能、环保、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小的建造方法,可应用在各类房屋建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热容量内墙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大中型建筑的预制房屋结构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