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2885.3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杜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印刷电路板(PCB板)的测试夹具在完成测试操作后,测试夹具的盖子会自动弹开,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将完成测试操作的PCB板取出放置到下一工序(视为第一操作),并取出新的PCB板放入到测试夹具中进行测试(视为第二操作)。
现有技术的缺点:需要先手动将已经完成测试操作的PCB板取出才能手动放入新的PCB板进行测试,在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之间的时间无法有效利用,造成测试时间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测试夹具,以达到缩短测试时间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夹具,包括:测试壳体,产品设置在测试壳体内;支撑架,设置在测试壳体的安装平面上,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产品的支撑平面,其中,支撑平面具有与安装平面平行的支撑状态和在测试壳体打开后,支撑平面与安装平面倾斜设置以允许产品滑出的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用于驱动支架本体运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平面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地,在支撑状态时,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上表面平齐;在倾斜状态时,第一端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移动并使第一端的上表面高于第二端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测试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支撑架设置在壳体本体上。
进一步地,壳体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产品滑动到设定位置的滑动轨道。
进一步地,壳体本体设置有测试区域,支撑架位于测试区域,滑动轨道与测试区域对接,并向远离测试区域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壳体本体具有底面,在沿滑动轨道的延伸方向上,滑动轨道与底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壳体本体上还设置有止挡组件,止挡组件设置在滑动轨道远离测试区域的一端。
进一步地,止挡组件包括减震垫。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夹具,通过设置能够倾斜设置的支撑架,可以在产品完成测试操作后,将支撑架设置在倾斜状态,使产品可以由支撑架滑出至设定位置,不需工作人员手动将已经完成测试操作上述产品取出,从而节约了取料时间,进而达到缩短了测试时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测试夹具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测试夹具实施例在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测试夹具实施例在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测试壳体;11、壳体本体;12、盖体;20、支撑架;21、支架本体;30、滑动轨道;40、止挡组件;5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夹具,包括测试壳体10和支撑架20。产品50设置在测试壳体10内。支撑架20设置在测试壳体10的安装平面上,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产品50的支撑平面,其中,支撑平面具有与安装平面平行的支撑状态和在测试壳体10打开后,支撑平面与安装平面倾斜设置以允许产品50滑出的倾斜状态。
通过设置能够倾斜设置的支撑架20,可以在产品50完成测试操作后,将支撑架20设置在倾斜状态,使产品50可以由支撑架20滑出并移动至测试壳体10外部的设定位置,不需工作人员手动将已经完成测试操作上述产品50取出,从而节约了取料时间,进而达到缩短了测试时间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测试壳体10包括壳体本体11和盖体12。上述支撑架20设置在壳体本体11上,且在产品50完成测试操作后,上述盖体12自动弹开,相应的,上述支撑架的支撑平面由支撑状态转换到倾斜状态。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架20包括支架本体21和用于驱动支架本体21运动的驱动组件。其中,支架本体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支撑平面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上述产品50被支撑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2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钳工锯
- 下一篇:一种C型钢飞锯剪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