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承螺旋缠绕式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823.5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9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阮云芳;卢星星;何军;李闽刚;熊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缠绕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承螺旋缠绕式光缆,可在接入网中作自承式引入光缆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FTTH的快速发展,在城域网和接入网中,适应不同使用环境的引入光缆多种多样,目前使用较为典型的是自承式蝶型光缆和圆形光缆。对于蝶型光缆:首先是光纤与抗拉元件等长,光纤与抗拉元件几乎同时受力,且截面为矩形,施工时不可避免出现扭转现象,处于外缘的光纤就会受力增大,影响光传输性能;其次是自承式蝶形缆由金属丝作抗拉元件,较硬较重,给施工与接续带来不便。对于圆形光缆:光纤与抗拉元件几乎等长,要想保持好的拉力,必须增加抗拉元件的数量,这会增加光缆成本;其次是光缆自承时,金具是直接夹在光单元上,会在此处形成应力点,影响光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受力性能强、敷设和使用方便的自承螺旋缠绕式光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有加强单元和光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单元由全介质抗拉元件外包护套构成,所述的光缆单元包括紧套光纤、全介质抗拉元件和外护套,并且所述的光缆单元以螺旋绞的方式缠绕在加强单元的护套外周面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缆单元为1根,以单向螺旋绞的方式缠绕在加强单元上,螺旋绞的节距(导程)为50~5000m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缆单元与加强单元的护套外周面沿纵向连续或间断相粘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缆单元中的紧套光纤为1根,紧套光纤的直径为0.4~1.2m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全介质抗拉元件为芳纶纱或高性能聚乙烯纤维或其它非金属柔性材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加强单元中全介质抗拉元件为多根绞合或编织,在多根绞合或编织的抗拉元件的中心充填有填充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缆单元中全介质抗拉元件为多根绞合或编织,所述的全介质抗拉元件安设在外护套内,紧套光纤位于护套内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光缆单元螺旋缠绕于加强单元上,可以保证光纤对抗拉元件的余长,从而保证光缆良好的抗拉性能,并具备良好的抗扭绞性能,施工时可以不用考虑光缆扭绞问题,敷设方便,施工效率高;2、采用全介质结构,光缆柔软性好,重量轻,尤其便于室内的敷设和施工;3、将自承式加强单元与光缆单元采用分离式结构,可以根据拉力的需求选取不同规格的抗拉原件,不仅可降低光缆制造成本,而且在抗拉金具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自承式金具可直接夹在加强单元上,避免了光缆单元受力,光缆单元的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证,光缆的施工与维护更为便捷;4、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径向截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包括有加强单元2和光缆单元1,所述的加强单元由全介质抗拉元件7外包护套6构成,所述的加强单元中全介质抗拉元件由多根芳纶纱绞合而成,抗拉元件的中心充填有填充件8。所述的光缆单元包括紧套光纤5、全介质抗拉元件4和外护套3,紧套光纤的直径为0.8mm,围绕紧套光纤的为全介质抗拉元件,全介质抗拉元件为芳纶纱,抗拉元件外包覆外护套。所述的光缆单元为1根,以单向螺旋绞的方式缠绕在加强单元的护套外周面上,螺旋绞的节距(导程)为300mm。所述的光缆单元与加强单元的护套外周面沿纵向连续或间断相粘接,彼此之间的粘接撕裂力不大于2N,使得光缆单元1与柔性加强单元2易分开。所述的护套6和外护套3可由聚乙烯、TPU或其它高分子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