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4527.1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方倩雯;陈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3B5/02 | 分类号: | C03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31276 | 代理人: | 包文超;阮红斌 |
地址: | 314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炉,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玻璃熔炉。
背景技术
玻璃熔制是指将合格的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形成透明、纯净、均匀并适合于成型玻璃液的过程。玻璃的熔制包括一系列物理化学的现象和反应;这些现象和反应的结果,使各种配合料变成了复杂的熔融物即玻璃液。玻璃的熔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硅酸盐的形成→玻璃液的形成→玻璃液的澄清→玻璃液的均化→玻璃液的冷却。玻璃液形成阶段结束后,整个熔融体包含有许多气泡(其中直径小于0.3毫米的叫小气泡),继续加温,降低粘度,从玻璃液中除去可见的气体夹杂物的过程,称为玻璃液的澄清,它是玻璃熔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实际生产中要设法提高澄清温度,以降低玻璃液粘度,促使气泡快速排除。玻璃液的冷却是熔制过程的最后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将玻璃液的粘度提高到成型所需的范围。玻璃液的冷却必须均匀,不能破坏均化的成果。一般采取自然冷却,主要依靠玻璃液面以及池壁池底向外均匀的热辐射来进行冷却。
现在使用的玻璃粉熔化窑炉大部分是采用煤或煤气灯为燃料进行加热,能量浪费严重而且存在污染的问题。玻璃粉熔化窑炉的设置基本上采用在窑炉底部开始熔体口引流的方式,熔融体和需要熔化的原料混杂一体,造成玻璃制品质量不高;或者是整体融化后进入冷却后进行产品作业,造成作业流程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能熔融,熔体均一性佳、可连续化生产的玻璃熔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的玻璃熔化窑炉存在的能源浪费大、连续生产性差、玻璃熔体均一度差、玻璃制品质量不高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熔炉,包括包围整个熔炉的保温层,所述熔炉包括熔化区、澄清均化区和冷却区;所述熔化区和澄清均化区的炉壁上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布满电热丝;所述的熔化区与进料口相连;所述的冷却区与出料口相连;所述熔化区与澄清均化区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所述的第一隔离墙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流液孔;所述澄清均化区和冷却区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所述的第二隔离墙底部设有第二流液孔;所述澄清均化区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冷却区内纵向设有若干挡板。
所述冷却区内的挡板数为三个,依次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与炉体相连,顶部为熔体流道;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与炉体相连,底部为熔体流道;所述第三挡板的底部与炉体相连,顶部为熔体流道。使玻璃液沿着挡板曲线流动,流动过程中玻璃液通过与挡板之间的热交换实现降温;可以根据出料时玻璃液温度的需要,调整挡板的个数和高度。
所述的第一流液孔有三个;所述第一流液孔的高度为15~20cm。第一流液孔的设计,可以使玻璃液流经时产生一定的湍流,有助于气泡逸出和均化。
所述的第二流液孔的高度为20~25cm。
所述熔化区的侧壁和底部设有测温热电偶。
所述澄清均化区的侧壁和底部设有测温热电偶。
所述出料口两侧设有测温热电偶。
所述澄清均化区中加热层的温度高于所述熔化区中加热层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熔炉,炉体内分隔成熔化区、澄清均化区和冷却区,熔化区和澄清均化区采用不同的加热温度以及第一流液孔的设计,使玻璃熔体充分澄清均化;冷却区中采用挡板使熔体曲线流动,使冷却均匀、稳定,最终得到高品质的玻璃熔体。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熔炉采用电能加热,减少了能源浪费;整个玻璃的熔化过程可以持续进行,利于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4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螺旋加料机的进料箱机构
- 下一篇:一种清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