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高温混浆抽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3438.5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9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厉国成;厉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东县湘浙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5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高温 混浆抽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高温混浆抽送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密集多孔的固体炭质,由木材经原料化合、炭化、冷却、活化、低浓度磷酸水洗涤后制备而成。活性炭从活化炉活化完成出来后需进入漂洗池进行酸漂洗,以除去来自木材、化学原料和加工过程中进入的各种杂质,使活性炭的氯化物、总铁化物、灰分等含量和酸碱度都达到规定的指标。活化完成的活性炭温度高达450~500℃,通过料车运送至漂洗池进行酸漂洗。由于活性炭温度很高,当其与低浓度磷酸水相遇后发生爆沸,大量爆沸酸雾夹带大量活性炭粉末冲出漂洗池,导致车间粉尘含量超标,酸雾弥漫,污染严重,对操作工人身体损伤较大,漂洗人员有很大的危险性。由于操作过程为间歇操作,需采用料斗车将已活化的活性炭运送至漂洗池,在运送过程中工人装料、卸料均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易造成高温伤害,导致工人脱水,影响身体健康。在运送过程中高温料车经过途中发生散落造成他人及操作人员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活性炭连续化生产,车间粉尘含量低,工作环境安全,车间环境环保,自动化的活性炭高温混浆抽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活性炭高温混浆抽送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5,活性炭进料口5旁设有酸水进口4;所述罐体顶部中间设有酸雾冷凝回收塔6;所述罐体顶部远离进料口5的一端设置有高位泵8,所述高位泵8包括高位泵电机83,高位泵传动杆81,抽送叶轮82,所述高位泵电机83通过高位泵传动杆81渗入罐体内底部与抽送叶轮82相连,所述抽送叶轮82另一端与混浆抽送耐温管9相连;罐体内底部设有固液混合搅拌涡轮2,固液混合搅拌涡轮2通过罐体外底部的混合涡轮电机3带动。
具体的,所述活性炭进料口5内部设有活性炭温度传感器51与固料流量检测计52,进水口4内部设有液体流量检测计41。
具体的,所述罐体1顶部,高位泵电机8与冷凝回收塔6之间设置有检测混浆温度、浆液固体含量浓度、料液高度的检测仪7,通过插入罐体底部检测探针感应各项数据。
具体的,所述酸雾冷凝回收塔6包括酸雾抽送对流风机61、酸雾分离筛网组62、不锈钢冷凝管组。
优选的,所述罐体(1)、高位泵(8)、酸雾冷凝回收塔(6)、酸雾分离筛网组(62)、固液混合搅拌涡轮(2)均为不锈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罐身上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内部装感温计和固料流量计,同时于进料口旁设置酸水进口,酸水进口设有液体流量计,调节固液物料比例保证活性炭可被高效抽送。罐身内底部设置固液混合搅拌涡轮,将固液进行充分混合,同时达到将活性炭混浆向高位泵运输的目的。通过设置高位泵对活性炭进行抽送,高位泵电机远离设备主体,使得混合过程中的酸性潮湿性工作环境对电机的损害减少,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顶部设置冷凝回收塔,可将固液混合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酸雾回收冷凝后流回进入罐体内部,并通过筛网组设计除去酸雾中的活性炭颗粒,降低生产车间粉尘污染。通过检测仪7检测到混浆中固体浓度而自动控制酸水流量,达到最佳固液混合比例。通过检测仪7检测到混浆高度自动控制高位泵启动和关闭,可连续高效抽送。
本实用新型降低传统活性炭混合过程中对生产车间环境的影响,使得粉尘含量低,工人工作环境安全系数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大大提高活性炭生产加工的连续性,避免了采用料车运输高温活性炭过程中造成的人员烫伤,减少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罐体,2-固液混合搅拌叶轮,3-混合涡轮电机,4-酸水进水口,5-活性炭进料口,6-酸雾冷凝回收塔,7-检测仪,8-高位泵,9-混浆抽送耐温管,41-液体流量检测计,51-温度传感器,52-固料流量检测计,61-酸雾抽送对流风机,62-酸雾分离筛网组,81-高位泵传动杆,82-抽送叶轮,83-高位泵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是以例举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的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东县湘浙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桂东县湘浙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3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