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泵送设备及其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316.4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欧耀辉;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7/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设备 及其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耐压输送管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及具有该弯管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建筑作业时,一般通过适当的混凝土输送机械将混凝土输送到预定的地点,以实施预定的作业。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泥浆在适当压力作用下通过输送管到达预定的地点,以在远离搅拌站的位置进行混凝土浇注或灌注作业。
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一方面,输送管的内壁要承受混凝土泥浆的持续性冲蚀和磨损;另一方面,输送管要承受混凝土泥浆的压力作用,在向较高处或较远处输送混凝土泥浆时,输送管要承受更高的压力作用。混凝土泥浆对输送管内壁的冲蚀和磨损要求输送管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混凝土泥浆的压力作用要求输送管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目前市场的弯管主要包括铸造弯管和复合弯管两种。铸造件的耐磨损性能好,但为了满足韧性和强度要求,硬度必然受到限制,其耐磨损性能也就相对差一些,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只能采取增加壁厚的方式来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增加壁厚必然增重,不复合泵车减重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增加壁厚必然增加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复合弯管包括内管10和外管11两层,内管10采用高铬铸铁材料铸造成型,外管11采用低碳钢,热推成型。内管10进行适当热处理后,再采用热推工艺将内、外管复合。此种复合方式导致内外管间存在间隙,需往间隙注入填充剂12以实现内外管间的固定。此种弯管虽然寿命得到了提升,但是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因此,如何保证弯管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保证其耐磨性和韧性,并降低制造成本,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弯管及其制造方法在不增加弯管重量的前提下,可以保证弯管的耐磨性和韧性,并降低弯管的制造成本。
作为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弯管,由合金钢层和低碳钢层构成,所述合金钢层位于所述弯管的内层,所述低碳钢层位于所述弯管的外层,所述合金钢层由中碳合金钢或高碳合金钢制成,所述低碳钢层由低碳钢制成,所述合金钢层和低碳钢层通过轧制紧密结合。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弧线较长的一侧为外侧,弧线较短的一侧为内侧,所述弯管外侧的壁厚大于弯管内侧的壁厚。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外侧处的合金钢层的厚度大于弯管内侧处的合金钢层的厚度。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合金钢层由65Mn或55SiMn制成,所述低碳钢层由20#或Q345制成。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的两端设置有法兰,且法兰与低碳钢层焊接,所述法兰内壁镶嵌有耐磨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弯管由合金钢层和低碳钢层构成,合金钢层位于弯管的内层,低碳钢层位于弯管外层,合金钢层由中碳合金钢或高碳合金钢制成,低碳钢层由低碳钢制成,合金钢层和低碳钢层通过轧制紧密结合。该弯管的内层硬度高、耐磨性好,外层韧性好、抗冲击能力强,因此,它能够满足混凝土输送的要求;与铸造弯管相比,它的重量更轻;与现有的复合弯管相比,它的内层和外层结合力更强,无需在内层和外层之间注入填充剂,既简化了生产工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弯管在重量、生产成本、耐磨性和韧性方面,具备更突出的综合优势。
作为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设置有移动平台、泵送系统、动力系统和输送管道,所述泵送系统和动力系统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输送管道设置有上述任一项的弯管,且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泵送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弯管,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具备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更低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弯管制造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在图1中:10—内管 11—外管 12—填充剂
在图2中:1—合金钢层 2—低碳钢层 3—法兰 4—耐磨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油管道加热装置
- 下一篇:管体接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