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209.1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星;李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电池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包体积大,气流通过进风壳体上的进风孔进入电池组,气流在电池组内的流动没有规律,经过出风壳体上的出风孔流出,每个出风孔流出的气流流量比较乱,导致电池组内部的温差较大,造成个别电池温度过高,最终影响整个电池包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温差较低的储能电池包。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储能电池包,包括外壳、气流送入装置、若干个电池组模块单元,若干个电池组模块单元呈上下布置,相邻电池组模块单元之间形成可使气流通过的空间,在所述相邻电池组模块单元之间形成的空间的一侧与气流送入装置连通,构成所述相邻电池组模块单元之间形成空间的电池组模块单元的壳体为进风壳体,最外侧两个电池组模块单元的外侧壳体为出风壳体,在所述进风壳体上垂直设置有若干块隔风板,隔风板平行位于气流送入装置与进风壳体连通位置的两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均衡控制气流流经电池组的压力,所述隔风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包,在进风壳体上垂直设置有隔风板,且隔风板平行位于气流送入装置与进风壳体连通位置的两侧,相邻的进风壳体合并后隔风板之间形成了一个气流流入通道,另外,在隔风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当气流进入气流流入通道后流经隔风板上的通风孔,再经过进风壳体上的进风孔流经电池组,从出风壳体的出风孔流出,使得气流流动较规律,还可通过调整隔风板上通风孔的大小来调整气流流量,如此最终可使电池包内温差降低30%~65%,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储能电池包结构示意图
图2:进风壳体局部示意图
图3:上下相邻进风壳体合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储能电池包,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两个风扇2、两组电池组模块单元3,两组电池组模块单元3呈上下布置,电池组模块单元3之间形成可使气流通过的空间4,在电池组模块单元3之间形成的空间4的一侧与风扇2连通,风扇2送入对流气流;构成上述空间4的电池组模块单元2的壳体为进风壳体5,两个电池组模块单元3的外侧壳体为出风壳体6,如图2所示,在进风壳体5上垂直设置有四块隔风板7,隔风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8,隔风板7平行位于风扇2与进风壳体5连通位置的两侧。上下相邻的进风壳体合并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包,相邻的进风壳体合并后隔风板之间形成一个气流流入通道,风扇吹出的气流经过气流流入通道,从隔风板上的通风孔经过,从进风壳体上的进风孔流入电池组,再从出风壳体上的出风孔流出,并调整通风孔的大小来调整气流流量,使得气流在储能电池包内的流动较规律。使用3C电流对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测试得到电池包内的温差为3.8℃,与现有电池包相比,温差降低了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复合供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油烟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