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辐射型漏泄电缆敷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1126.0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军;尚爱民;王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薛雁超;王聚才 |
地址: | 454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防护 装置 辐射 漏泄 电缆 敷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大省会城市都在着手大力发展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应用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分为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和公共无线通信系统。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了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列控信息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移动电视系统、公安无线、消防无线应急通信系统、移动电视系统、乘客导乘信息系统等。公共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了中国移动、联通及电信三大运营商的2G、3G、WIFI及4G无线信号等。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电波在隧道中的传播特性与地面自由空间传播特性有所不同。在隧道中,一方面当隧道弯曲较多时,使用定向天线所辐射的直射电波传播有困难;另一方面隧道内的吸收损耗和多径效应会使电波的极化紊乱,传播损耗加大。因此漏泄电缆(漏缆)是实现无线电波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无线信号覆盖的最佳选择。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各个无线通信系统均采用漏泄同种电缆进行无线信号覆盖,上、下行隧道区段分别至少需要敷设四根漏泄电缆。
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的隧道内漏缆敷设方式是采用在隧道壁上安装漏缆吊具的方式进行敷设。漏缆吊具安装间距为1.0~1.3米,漏缆吊具安装高度根据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而不同,高度距轨面在1.5~5.0米范围内,且相邻漏缆上下间距大于50cm,以避免漏缆之间信号的相互干扰。
漏缆吊具由尼龙卡束、尼龙底座、膨胀锚栓(或不锈钢螺钉与膨胀管组合)组成。其中尼龙卡束主要功能是夹持漏泄电缆,固定其槽口位置;尼龙底座的功能是支撑和固定尼龙卡束,使漏泄电缆与隧道壁保证一定的距离,防止漏泄电缆与隧道壁距离过小时,两者之间形成“双线效应(双线效应会造成由隧道壁反射垂直极化信号而形成水平极化信号)”,从而影响漏泄电缆的无线信号覆盖效果;膨胀锚栓(或不锈钢螺钉与膨胀管组合)的功能是将尼龙卡束、尼龙底座牢固的固定安装在隧道壁上,以防止列车在隧道内快速运行时,产生的空气活塞效应及振动荷载作用在漏缆吊具上,使漏缆松动和脱落,影响列车安全。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漏缆吊具安装的位置距离车载天线或车厢内移动手机的距离在2~6米范围内,漏缆的耦合损耗一般在65dB~70dB左右,根据漏缆的工作频率不同耦合损耗值有所不同。漏缆通过专用吊具固定在隧道壁上,由于隧道的波导效应和多径效应,会产生3dB左右的场强衰落,天线距离漏缆达到6米时,漏缆辐射场强比自由空间2米时的辐射场强要小5dB左右。
以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1-1/4〞规格漏缆举例说明采用隧道壁敷设漏缆时,对漏缆的辐射信号强度分析如下。
影响1-1/4〞规格漏缆辐射信号强度的关键性参数—传输损耗和耦合损耗技术指标如下表1:1/4〞漏缆技术指标,
1-1/4〞漏缆2400MHz频率和2500MHz频率的耦合损耗测试结果如图1、2所示。
在上下行区间隧道采用漏缆进行覆盖时, 需考虑漏缆模式的选取、耦合损耗的取值、大于2m处的耦合损耗、隧道因子的影响等问题。链路影响因素如下表2:现有漏缆隧道敷设链路影响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1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显示屏外边框安装设备
- 下一篇:港口起重机支承圆筒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