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钻具下扶正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377.0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4/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钻具下 扶正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领域与螺杆钻具配置的下扶正轴承。
背景技术
螺杆钻具通常是由旁通阀、马达、万向轴、传动轴总成等组成,而传动轴总成又是由串轴承、径向轴承和驱动轴等组成,其中径向轴承又分为上扶正轴承和下扶正轴承,而下扶正轴承在螺杆钻具中承受钻头所产生的侧向力,有钻井液冷却和润滑,这就要求下扶正轴承既耐磨又耐钻井液的长时间冲蚀,因此下扶正轴承是影响钻杆钻具的使用寿命的关键部件。
而由于钻头受到地层的侧向力导致螺杆钻具的传动轴发生一定量的弯曲,导致传动轴上的下扶正动套和与之相配合的下扶正静套的配合面在工作时实际上发生上下对角的“点”接触,工作面只有不到全长的三分之一,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下扶正轴承的使用性能和效果,而且运转时造成局部产生巨大的热量,局部耐磨层磨损严重,使得螺杆钻具的使用寿命快速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其运转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的螺杆钻具下扶正轴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下扶正静套和下扶正动套,下扶正动套套装在传动轴外,下扶正静套安设在壳体内,下扶正动套的外圆与下扶正静套的内孔相配置形成回转配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配合面是由圆弧或光滑连接的曲线为母线所形成的上大下小的回转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回转配合面的回转半径至上而下呈递减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回转配合面为半鼓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回转面母线中包含有部分与回转轴线平行的直线。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下扶正动套的外圆包覆有合金耐磨层,所述的下扶正静套内孔对应设置有合金耐磨层。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耐磨合金层由耐磨合金弧块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改变下扶正轴承回转配合面的形状,使得传动轴在力的作用发生偏转的情况下,和传动轴连接在一起的下扶正动套能与下扶正静套仍保持面接触,避免发生上下对角的“点”接触,使得扶正轴承的工作面得意扩大,这样不仅有效改善下扶正轴承的使用性能和效果,而且可大大减少运转时轴承的局部磨损,使得螺杆钻具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2、设置合金耐磨层可使下扶正轴承的使用和耐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轴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下扶正静套1和下扶正动套2及传动轴3,下扶正静套1套入壳体内孔,通过螺纹和壳体连成一体,下扶正动套2套装于传动轴上,也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下扶正动套的外圆与下扶正静套的内孔相配置形成回转配合面,所述的回转配合面为半鼓形,是由曲率半径为R的圆弧为母线所形成的上大下小的回转面,所述的回转面母线中上段包含有与回转轴线平行的直线。所述的下扶正动套的外圆包覆有合金耐磨层5,所述的下扶正静套内孔对应设置有合金耐磨层4,所述的耐磨合金层由耐磨合金弧块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钻杆气动卡瓦
- 下一篇:钻杆和旋挖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