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8999.8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晴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插管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属于插管防脱落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某些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手术上,需要向身体内插管,以管路和相应机器,来代替病人身体内机能损坏的器官,但是由于插管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病人在痛苦增加后往往会造成配合度欠佳和烦躁不安,病人在烦躁不安的情况下,身体会乱动,导致插管脱落,或者由于过度的不适感导致病人直接拔管,病人在拔管后,由于缺少了管路和相应机器来进行治疗,身体会迅速病变或引起其它较大问题,导致危险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在插管脱落时,会及时发出报警声,且安全可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包括插管,设有两个导体,导体设有孔,两个导体分别通过导线穿过对方的孔,一个导体的导线连接到电源一端,设有触发装置和报警器,另一个导体的导线通过触发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到电源另一端,报警器通过触发装置的电源端连接到电源,一个导体的导线通过胶带固定在插管上。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首先使用一块胶带将另一个导体的导线粘在病人身上,当病人移动身体或拔管时,插管会通过胶带带动导线以及与导线连接的导体移动,由于导体的导线穿过另一个导体的孔,所以导线会带动与其连接的导体向另一个导体运动,当运动到两个导体接触时,触发装置的控制端通过导体和导线与电源形成回路,此处电源因需要考虑病人安全问题采用电压较低的电池,这时触发装置的控制端会接到电信号,触发装置控制报警器的电源导通,此处的电源,因考虑到报警器发出交大声音的报警信号所需要的功率,所以采用220V交流电,即生活用电,报警器得电会发出报警声音,使医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并迅速展开救治,避免危险发生,且安全可靠,不会电伤病人,而且使用元件均为较便宜且较容易获得的元件,成本非常低。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触发装置为继电器,另一个导体的导线通过触发装置的线圈连接到电源另一端,报警器通过触发装置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继电器的线圈通过导体与导线形成回路后,线圈得电使常开触点闭合,常开触点闭合后报警器电源接通,会及时发出报警声,而且继电器随处可购到,并且价钱非常便宜,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两个导体向对的边缘距离为1cm。两个导体相对的边缘距离1cm,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灵敏性,在病人出现较大动作,且插管出现移动时就会使本实用新型导通并报警,保证了医护人员的第一时间反应,而且1cm的距离不会使病人细微挪动身体,插管细微移动且并不构成插管脱落时就报警,有效的避免了误报警的情况。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导体为金属圆环。金属圆环价格便宜,可使本实用新型成本进一步降低。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报警器为电动门铃。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金属圆环和电动门铃价格便宜,可使本实用新型成本进一步降低。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导线为带绝缘皮导线。导线带有绝缘皮既可以保证金属导线凉,使病人不适,还可以进一步使导线绝缘,避免导线与另一个导体接触导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所述的气管插管脱管报警器,首先使用一块胶带将另一个导体的导线粘在病人身上,当病人移动身体或拔管时,插管会通过胶带带动导线以及与导线连接的导体移动,由于导体的导线穿过另一个导体的孔,所以导线会带动与其连接的导体向另一个导体运动,当运动到两个导体接触时,触发装置的控制端通过导体和导线与电源形成回路,此处电源因需要考虑病人安全问题采用电压较低的电池,这时触发装置的控制端会接到电信号,触发装置控制报警器的电源导通,此处的电源,因考虑到报警器发出交大声音的报警信号所需要的功率,所以采用220V交流电,即生活用电,报警器得电会发出报警声音,使医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并迅速展开救治,避免危险发生,且安全可靠,不会电伤病人,而且使用元件均为较便宜且较容易获得的元件,成本非常低。
所述的触发装置,继电器的线圈通过导体与导线形成回路后,线圈得电使常开触点闭合,常开触点闭合后报警器电源接通,会及时发出报警声,而且继电器随处可购到,并且价钱非常便宜,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所述的距离,两个导体相对的边缘距离1cm,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灵敏性,在病人出现较大动作,且插管出现移动时就会使本实用新型导通并报警,保证了医护人员的第一时间反应,而且1cm的距离不会使病人细微挪动身体,插管细微移动且并不构成插管脱落时就报警,有效的避免了误报警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晴,未经宋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8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