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电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0366.4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4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9/00;F25D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电冰箱 | ||
1.一种风冷电冰箱,包括:进风道和回风道,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均安装于冰箱的后壁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箱内设置有:冷冻室、冷藏室和变温室;
还包括:翅片蒸发器和电动风门;
所述进风道包括主风道、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所述主风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翅片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翅片蒸发器依次通过所述主风道、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分别向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变温室提供冷气,所述翅片蒸发器还向所述冷冻室提供冷气;
所述回风道包括: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将所述冷藏室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所述变温室回风道将所述变温室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且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出口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出口在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间隔开;
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分别连通有所述电动风门,所述电动风门可独立调节进入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变温室内的进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蒸发器安装于制冷箱中,所述制冷箱设置于所述冰箱后壁的下部,所述翅片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制冷箱内的中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均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连接的一端,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
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相连通的冷冻室进风道,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相连通的冷冻室回风道;
所述主风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进风道上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上分别设置有冷藏室进风口和变温室进风口;
所述冷藏室的后壁面内和所述变温室的后壁面内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冷藏室进风口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相配合的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变温室风道连接位,所述冷藏室进风口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相连接;
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内均设置有所述电动风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一端为冷藏室回风口、另一端为第一冷冻回风口,所述冷藏室回风口与所述冷藏室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与所述制冷箱相连接;
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一端为第二冷冻回风口、另一端为变温室回风口,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与所述制冷箱相连接、所述变温室回风口与所述变温室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均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风道上设置有主风道进风口,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上与所述主风道进风口相连接的主风道连接位,所述主风道连接位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连接位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的高度;
所述主风道连接位内还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转动时,可将所述翅片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吹入至所述主风道内,并将部分冷气通过所述冷冻室进风道吹入至所述冷冻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03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