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980.2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9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燕;叶惠林;余晶;邱宗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触控技术,特别是关于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由触控面板(touch panel)或触控屏幕(touch screen)组成的触控显示设备正逐渐普遍应用于电子装置中,特别是可携式或掌上型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移动电话。
一般而言,触控显示设备中的触控面板的透明导电基板主要是由透明基板和图案化(patterned)透明导电层所构成。前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制法主要是在不具导电性的一透明基板上镀上一透明导电层,其通常是采用透明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等。后续,再对该透明导电层依序施予黄光制程(photolithography process)与蚀刻制程以形成一感测电极层(如,形成以单向间隔排列或双向交错排列的电极图案)。该感测电极层具有ITO区域(即电极区域)和蚀刻区域,蚀刻区域上无导电薄膜,光线可直射至透明基板上。然而,由于两个区域对光线的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互不相同,使用者能清楚地观察到ITO区域和蚀刻区域交接处的蚀刻线,此将严重地影响触控面板的外观视觉效果。
为改善前述问题,此技术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多半是采用光学匹配(index match,IM)膜层来改善。然而,IM膜层的总厚度甚高,不仅制作耗时,更提升制作成本。再者,IM膜层也对触控面板的薄化造成了阻碍。
经上述说明可知,减低感测电极层的蚀刻线明亮度以提升触控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节省触控显示设备的制作成本并使触控显示设备得以达到薄化,是此技术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改进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含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位于该基板之相反侧;一显示模块,位于该基板之第一表面侧;一感测组件,位于该显示模块与该基板之间;以及一功能层,位于该基板之第一表面上或该基板之第二表面上,经配置以偏极化该显示模块朝该基板所发射之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显示模块包含一液晶模块,该液晶模块具有一第一偏光片以及一液晶层,而该功能层作为该液晶模块之一第二偏光片,其中该第一偏光片经配置以偏极化入射于该液晶层之光,且该功能层经配置以偏极化出射于该液晶层之光,其中,该第一偏光片的偏极化方向与该功能层的偏极化方向互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显示模块包含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一有机发光层,且该功能层作为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之一偏光片,经配置以偏极化出射于该有机发光层之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偏光片为圆偏光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基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该功能层仅覆盖在该基板的可视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基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该功能层覆盖在该基板的可视区域上,且延伸至该基板的部分非可视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功能层在该基板的部分非可视区域上具有0.1毫米(mm)到0.2毫米的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基板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区别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该功能层完全覆盖在该基板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涂层位于该功能层上,该涂层包含一防爆层、一抗眩光层、一抗反射层以及一防指纹层的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功能层具有一蚀刻表面用以漫反射一入射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功能层包含一奈米涂布用以漫反射一入射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感测组件包括一感测电极层,该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另包括一第一附加电路板位于该基板与该显示模块之间,其中该感测组件包括一感测电极层,该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附加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另包括一第一附加电路板位于该基板与该显示模块之间,以及一第二附加电路板位于该第一附加电路板与该显示模块之间,其中该感测组件包括一第一感测电极层及一第二感测电极层,该第一感测电极层设置该第一附加电路板上,该第二感测电极层设置在该第二附加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感测电极层、该第一感测电极层或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如,纳米银)、纳米碳管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