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6579.5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董震;黄涛;李树娟;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腔导尿管。
背景技术
双腔导尿管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主要应用于全麻手术、排尿困难等患者,在尿液引流、降低膀胱压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双腔导尿管通常包括气囊、排液腔和与排液腔相连通的对开排液孔。对开排液孔通常成对设置,且对开排液孔的设置位置靠近双腔导尿管的封闭端。如此导致对开排液孔的设置位置与气囊的设置位置之间的距离较长。在使用时,需要将双腔导尿管的封闭端伸入膀胱内,当膀胱内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在膀胱内压力与对开排液孔之间的压差的作用下(膀胱内压力与对开排液孔之间的压差即为排尿压差),尿液才会经由对开排液孔流入排液腔最终流出体外,引流尿液。
但是,由于对开排液孔的设置位置距离气囊的设置位置之间的距离较长,导致封闭端的伸入膀胱的部分较长,而肾移植术后患者在平卧时,输尿管与膀胱相吻合的吻合口的位置相对较低,膀胱内压力与对开排液孔之间的压力差较小,不能达到正常情况下的排尿压差,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或不能对尿液进行引流,尿液由吻合口渗出;严重时会导致吻合口浸泡于尿液中导致吻合口不能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导尿管,可以便于引流尿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导尿管,包括排液管道、气囊以及与所述排液管道相连通的对开排液孔,还包括与排液管道相连通的顶端排液孔,所述顶端排液孔设置于所述排液管道靠近所述对开排液孔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对开排液孔的第一端部靠近所述顶端排液孔,所述对开排液孔的第二端所在位置紧邻所述气囊的根部的设置位置。
优选的,还包括银离子抗菌层,所述银离子抗菌层设置于所述排液管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银离子抗菌层设置于所述排液管道用于伸入使用者体内的端部的外表面。
优选的,还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双腔导尿管为天然乳胶双腔导尿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腔导尿管,包括排液管道、气囊以及与排液管道相连通的对开排液孔,还包括与排液管道相连通的顶端排液孔,顶端排液孔设置于排液管道靠近对开排液孔的端部。由于顶端排液孔至气囊的顶端这段排液管道用于伸入输尿管与膀胱相吻合的吻合口位置处,因此通过在排液管道的端部设置顶端排液孔,顶端排液孔与对开排液孔相连通,并且伸入使用者的膀胱内,如此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排尿压差,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封闭端相比,通过开设顶端排液孔,可以降低排尿压差,进而可以保证在膀胱内压力较小或对开排液孔堵塞时,能够将尿液经由顶端排液孔排入排液腔,进而经由排液管道排出体外,从而可以便于引流尿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腔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双腔导尿管的局部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
排液管道1、顶端排液孔2、对开排液孔3、对开排液孔的第一端3a、对开排液孔的第二端3b、气囊4、气囊的根部4a、气囊的顶端4b、银离子抗菌层5、进气通道6、单向阀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双腔导尿管,可以便于引流尿液。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腔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双腔导尿管的局部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腔导尿管包括排液管道1以及均设置于排液管道1的气囊4、与排液管道1相连通的对开排液孔3,其中,还包括与排液管道1相连通的顶端排液孔2,顶端排液孔2设置于排液管道1位于靠近对开排液孔3的设置位置的端部。
如此,由于顶端排液孔2至气囊的顶端4b这段排液管道1用于伸入输尿管与膀胱相吻合的吻合口位置处,因此通过在排液管道1的端部设置顶端排液孔2,顶端排液孔2与对开排液孔3相连通,并且伸入使用者的膀胱内,如此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排尿压差,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封闭端相比,通过开设顶端排液孔2,可以降低排尿压差,进而可以保证在膀胱内压力较小或对开排液孔3堵塞时,能够将尿液经由顶端排液孔2排入排液腔,进而经由排液管道1排出体外,从而可以便于引流尿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6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