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式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9316.1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广振;孙广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实现自控开闭的自控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在中药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如浓缩器等设备。而这些中药提取设备多需要与真空泵配合使用,通过真空泵实现设备内的部分腔体空间的真空。
在中药浓缩设备工作时,其腔体空间由于水分的逐渐蒸发以及无法实现绝对密封,故在真空泵对空间进行气体抽出实现真空的一段时间后,又需要开启真空泵对空间气体进行再抽取,补偿渗入气体对真空度的影响。故而,真空泵需要根据空间真空数值间歇开启。而真空泵与多数设备一样,在开启后进行一段缓冲时间后方能真正开始工作,正常工作,该段缓冲时间内的能耗无法带来实现工作效果,而间歇性开启,使得设备浪费大量能源在启动上。
同时,在实际的使用时,一方面,与中药提取设备相配合使用的真空泵,其功率一般较高,启动时延时长,另一方面,目前真空泵的开闭仅靠人工读数判断、操作,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使得目前与中药提取设备配合的真空泵的开启时间较短,人工极不易控制,常常是空间内真空度下降较大后,再进行开启,且开启后的真空补偿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使得设备内的真空度值不稳定,数值的波动呈波浪曲线。真空度的波动对中药提取的正常工作会造成一定程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控开闭,同时带有大小两个真空发生单元的自控式真空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
一种自控式真空泵,包括有泵体、第一真空发生单元、第二真空发生单元、控制器、电磁控制开关以及真空探头。
第一真空发生单元、第二真空发生单元装在泵体内,两真空发生单元的控制电路上各安有一电磁控制开关;
所述的两电磁控制开关均分别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泵体外壁上的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还与多个真空探头相连。
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真空发生单元的功率远大于第二真空发生单元的功率。
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真空发生单元与第二真空发生单元均通过一导管与泵体上设的吸气端相连,该吸气端通过导管与中药提取设备连接配合。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真空探头插入中药提取设备的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通过真空探头对中药提取设备内的真空值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靠该数据,对设备内的真空值需要进行判断,先控制第一、第二真空发生单元的电磁控制开关闭合,使得两真空单元同时对设备进行抽气,当工作满足设定的真空值时,断开两电磁控制开关,而后真空探头继续工作,对真空值持续监测,当监测至数据下降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控制第二真空发生单元上的电磁控制开关闭合,使得小功率的第二真空发生单元工作,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对设备内的真空补偿。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其优势在于,设有两个大小功率的真空发生单元,在工作初期可实现并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在进行后期的真空补偿时,又可单独控制小功率的真空发生单元独立工作,使得真空补偿快速、易控且耗能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泵体;(2)第一真空发生单元;(3)第二真空发生单元;(4)控制器;(5)真空探头;(6)电磁控制开关;(7)电磁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理解,现结合图1举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第一真空发生单元2、第二真空发生单元3、控制器4、电磁控制开关6、7以及真空探头5。
第一真空发生单元2、第二真空发生3单元装在泵体1内,两真空发生单元2、3的控制电路上各安有一电磁控制开关6、7;
所述的两电磁控制开关6、7均分别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泵体1外壁上的控制器4相连;
所述控制器4还与多个真空探头5相连。
所述第一真空发生单元2的功率远大于第二真空发生单元3的功率。
所述第一真空发生单元2与第二真空发生单元3均通过一导管与泵体1上设的吸气端相连,该吸气端通过导管与中药提取设备连接配合。
所述的真空探头5插入中药提取设备的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未经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9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衰减器装置
- 下一篇: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