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7719.2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鑫;王宏宇;李回宝;刘月;皮彪;鞠然;朱坚民;钱炜;施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柄 摇杆 机构 演示 装置 | ||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展现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并可以改变行程系数比的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曲柄摇杆机构急回特性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行程系数比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公式计算出来。但是,目前课堂上还没有曲柄摇杆机构的演示装置,用来将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生动地展现给学生。现有的曲柄摇杆机构通常无法改变曲柄的长度,不利于杆长条件和行程系数比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可以将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展现给学生,并通过改变曲柄的长度改变行程系数比,验证杆长条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曲柄摇杆机构,用于演示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船体,用于安装曲柄摇杆机构;以及两个船桨,其中,曲柄摇杆机构包括:安装在船体上,可绕中心轴旋转的圆盘;一端与圆盘相铰接的连杆;以及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的摇杆,圆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孔,每个孔距离圆盘中心的距离均不相同,连杆的一端与圆盘的边缘相铰接或通过销轴与任意一个孔相铰接,两个船桨分别与摇杆的两端相连接,可在摇杆的作用下进行划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曲柄摇杆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船桨包括:分别与摇杆的两端相连接的两个桨杆;分别于两个桨杆相连接的两个桨套;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桨套上的两个桨叶,桨套和桨杆之间通过销钉相铰接,桨套可以相对桨杆转动一定角度。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通过圆盘的旋转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摇杆作圆周运动,摇杆带动船桨滑动,生动地将曲柄摇杆机构的传动特性展现出来。
另外,可以通过改变连杆在圆盘上的铰接位置,改变圆盘的有效工作半径,从而改变曲柄摇杆机构的行程系数比。选择不同的圆盘有效工作半径,还可以验证曲柄摇杆机构的杆长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是连杆与圆盘的铰接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作详细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曲柄摇杆机构演示装置10包括曲柄摇杆机构11、船体12、以及船桨13。
曲柄摇杆机构11用于演示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包括圆盘14、连杆15、摇杆16、圆盘支架17、以及摇杆支架18。
圆盘14具有中心轴19,中心轴19安装在圆盘支架17上,圆盘14可以绕其中心轴19旋转。
连杆15一端与圆盘14的边缘相铰接,另一端与摇杆16相铰接。
摇杆16为T形结构,长直部分的一端与摇杆16相铰接,另一端与摇杆支架18的上端相铰接。
船体12用于安装圆盘支架17和摇杆支架18。
船桨13在曲柄摇杆机构11的带动下来回摆动,使船体12在水(图中未示出)中前进。船桨13包括桨杆20、桨杆21、销钉22、销钉23、桨套24、桨套25、桨叶26以及桨叶27。
如图1所示,桨杆20和桨杆21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在T形摇杆16的两端。销钉22将桨杆20的下端与桨套24的上端相连接,销钉23将桨杆21的下端与桨套25的上端相连接。桨套24和桨套25在销钉连接处分别开有105o的槽孔,使桨套24和桨套25可分别相对于桨杆20和桨杆21转动一定角度。桨叶26和桨叶27分别固定安装在桨套24和桨套25上。
圆盘14的中心轴19外端连接电机皮带(图中未示出),操作者可以将曲柄遥感机构演示装置10放在水(图中未示出)中,然后打开电机(图中未示出),通过中心轴19带动圆盘14旋转,圆盘14带动连杆15摆动,连杆15带动摇杆16来回摆动,摇杆16通过船桨13的桨杆和桨套带动桨叶26和桨叶27在水(图中未示出)中来回划动。连杆15与圆盘14铰接位置和圆盘14中心的连线是圆盘14的有效工作半径,当圆盘14驱动连杆15摆动到与该连线共线时,连杆15处于死点位置,连杆15继续摆动时,回程所用的时间较短,即曲柄摇杆机构11的急回特性。船桨13将曲柄摇杆机构11的急回特性放大,桨叶26和桨叶27可分别相对于桨杆20和桨杆21转动一定角度,从而改变桨叶26和桨叶27与水的接触面积,推动船体12在水(图中未示出)中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7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雾分离器环形波纹片的钎焊夹具
- 下一篇:吸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