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EMI抑制用的滤波模块以及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7030.X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波;汪孟;何彩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2 | 分类号: | H02K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徐恕 |
地址: | 518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emi 抑制 滤波 模块 以及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模块,尤其涉及电机EMI抑制用的滤波模块以及滤波器。
背景技术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简称EMI),是指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而产生的干扰现象,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对EMI干扰敏感的器件,需要进行保护,对其进行保护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消除干扰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敏感设备。
对传导干扰而言,干扰主要包括两类:共模干扰:电源线的相线以及中线和地线之间存在的干扰;差模干扰:电源线的相线和中线之间存在的干扰。
在步进电机使用时,步进电机是非常严重的辐射源,而对于PWM型步进电机驱动器,其输出中驱动电机运转的有用信号的频率并不高,这些有用信号不会造成很大的辐射问题,但是,驱动信号中夹杂的高频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传输至电机上,会在电机周围造成很大的辐射,这就可能使得对辐射敏感的生产产品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机EMI抑制用的滤波模块以及滤波器,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机由于高频干扰信号产生较大的辐射而对生产产品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EMI抑制用的滤波模块,该滤波模块包括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以及一个接地端,该滤波模块还包括位于前方的一差模抑制单元和位于后方的一共模抑制单元,其中,该差模抑制单元是设置在这两个输入端和这两个输出端之间,该共模抑制单元是设置在这两个输出端与该接地端之间。
优选地,该差模抑制单元包括串设在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一滤波电感、串设在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二滤波电感以及串设在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由一第一谐振抑制电阻、一差模电容及一第二谐振抑制电阻串联构成的一滤波支路。
优选地,该第一谐振抑制电阻与第二谐振抑制电阻相同。
优选地,该第一滤波电感与该第二滤波电感相同。
优选地,该共模抑制单元包括串设在第一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一第一共模电容以及串设在第二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一第二共模电容。
优选地,该第一共模电容与该第二共模电容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机EMI抑制用的滤波器,包括一壳体和装设在该壳体中的至少一如上所述的滤波模块,这些滤波模块的接地端相互端接在一起形成一滤波模块接地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滤波模块以及滤波器,采用差模抑制单元和共模抑制单元可以分别滤除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差模干扰信号以及共模干扰信号,从而可以降低电机在其周围的辐射强度,保护生产产品免受损坏,此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并且滤波模块可以根据电机的相数扩展滤波模块,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滤波器1 滤波模块11 差模抑制单元111 第一滤波电感L1 第二滤波电感L2 第一谐振抑制电阻R1 第二谐振抑制电阻R2 差模电容C1 共模抑制单元112 第一共模电容C3 第二共模电容C4 滤波模块12 第三滤波电感L3 第四滤波电感L4 第三谐振抑制电阻R3 第四谐振抑制电阻R4 差模电容C2 第三共模电容C5 第四共模电容C6 PWM异步电机驱动器2 电机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滤波模块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机EMI抑制用的滤波模块11,该滤波模块11包括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以及一个接地端,该滤波模块11还包括位于前方的一差模抑制单元111和位于后方的一共模抑制单元112。其中,该差模抑制单元111是设置在这两个输入端和这两个输出端之间,该共模抑制单元112是设置在这两个输出端与该接地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7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电机自动化辅助生产线
- 下一篇:电机空冷冷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