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5420.3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长虹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500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索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穿索机普遍都是采用滚轮输送的结构:固定滚轮中心位置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浮动滚轮设置在固定滚轮上方且通过弹性压紧装置连接在穿索机的机架上,弹性压紧装置将浮动滚轮紧压在钢绞线上,利用固定滚轮和浮动滚轮夹紧产生的摩擦力把钢绞线推入预留孔中,但是这种结构中的浮动滚轮由于随着钢绞线的直径变化而引起其中心位置的上下变化,因而难以设置将其转变为动力轮的驱动机构,这就使得现有穿索机中的浮动滚轮不仅不会产生丝毫输送的动力,而且还会产生相当大的阻力、无谓地消耗电机功率。此外,从目前在桥梁施工中穿索机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穿最后几根钢绞线时,由于钢绞线在预留孔中拥挤会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造成穿索机输送滚轮打滑,而不得不临时调用人力来辅助完成作业;同时,如果遇到钢绞线预留孔出现S弯时,穿入钢绞线时会遇到更大的阻力,更容易引起打滑现象,对施工造成不便,延误工程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滚轮既可以上下浮动又可以输出牵引动力的穿索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索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中心位置上下浮动设置的浮动滚轮,还包括中心位置固定的用于接收输入动力的浮动滚轮驱动齿轮,所述的浮动滚轮同轴固设有与浮动滚轮驱动齿轮啮合传动配合的浮动齿轮,所述的浮动齿轮和浮动滚轮驱动齿轮具有随浮动齿轮的上下运动而在设定范围内变化的中心距,所述的中心距的变化范围满足浮动齿轮和浮动滚轮驱动齿轮的啮合条件。
所述的机架包括框架、前夹板和后夹板,所述的前、后夹板之间穿设有连接前、后夹板的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包括轴肩分别与前、后夹板内壁贴合的长轴段和穿出前、后夹板起固连作用的螺纹段。
所述的浮动滚轮有两个且左右并列设置于机架上部,机架上于两浮动滚轮下方转动装配有与浮动滚轮配合夹紧钢绞线的两个中心位置固定的固定滚轮,各固定滚轮同轴固设有固定齿轮,所述的浮动滚轮驱动齿轮设置于两浮动齿轮之间,机架上于两固定齿轮之间设置有中心位置固定的固定滚轮驱动齿轮,所述的固定滚轮驱动齿轮同轴固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的浮动滚轮驱动齿轮同轴固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固定滚轮驱动齿轮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固定齿轮为第一、二固定齿轮,所述的浮动齿轮为第一、二浮动齿轮,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的齿数:Z1=36,第二传动齿轮的齿数:Z2=36,固定滚轮驱动齿轮的齿数:Z3=13,第一固定齿轮和第二固定齿轮的齿数:Z4=36,浮动滚轮驱动齿轮的齿数:Z5=13,第一浮动齿轮和第二浮动齿轮的齿数:Z6=36,第一、二固定齿轮和第一、二浮动齿轮具有相同的模数:m=3;浮动滚轮驱动齿轮与各浮动齿轮的中心距设定范围均为73.5毫米~73.7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穿索机中的浮动滚轮在随钢绞线的直径变化时,引起与其同轴的浮动齿轮和固定的浮动滚轮驱动齿轮的中心距在两极限范围内变化,由于钢绞线的直径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浮动齿轮沿着浮动滚轮驱动齿轮的切线方向弹动范围不大,因此齿轮啮合的中心距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浮动齿轮和浮动滚轮驱动齿轮始终保持啮合,这样浮动滚轮就转变成了能输送动力的驱动滚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更提高了输送的动力,避免了钢绞线在输送遇到较大阻力时易打滑的现象发生,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克服了齿轮啮合时中心距必然固定不变的传统偏见,利用中心距一定范围内的变化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浮动滚轮驱动齿轮和固定滚轮驱动齿轮的啮合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名称为:1前夹板,2第一浮动滚轮,3第一固定滚轮,4第二浮动齿轮,5第二弹性压紧装置,6浮动滚轮驱动齿轮,7第一浮动齿轮,8钢绞线,9电机,10进线口,11第一固定齿轮,12固定滚轮驱动齿轮,13第二固定齿轮,14第一传动齿轮,15第二传动齿轮,16第二固定滚轮,17第二浮动滚轮,18框架,19连接柱,20后夹板,21第一弹性压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长虹,未经周长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5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外预应力锚索束转向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架设弧形桥梁的贝雷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