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886.8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陶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少卿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膜是保护手机屏幕不被刮花的贴膜。其一般包括三层,两层离型膜和夹在两者之间的贴膜,其使用时,先将手机屏幕清理干净,再撕掉一层离型膜,露出贴膜,随后将贴膜与手机屏幕契合后,慢慢按压,待贴膜完全贴合在屏幕上后,再将最上面一层的离型膜撕掉即可;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不熟练的人在贴合过程中容易将贴膜与屏幕错位,而且还会在两者之间产生气泡,拿去贴膜摊贴,又会消耗一定费用,需要一款能够辅助贴膜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贴膜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贴膜装置,包括手机膜固定装置和手机固定装置,手机固定装置两端设有导轨,手机膜固定装置下表面设有与导轨配套的滑槽,手机膜固定装置和手机固定装置通过滑槽和导轨配合在一起,方便手机膜对准手机屏幕。
本实用新型设有配套的装置用来固定手机和手机膜,方便贴膜时手机膜能更好的契合手机屏幕,防止贴膜时因手抖将手机膜贴歪和将手机膜弄脏产生气泡,其纯机械的构造,使贴膜更加方便快捷,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替手机贴上手机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机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框体和固定装置,第一框体两侧端上表面设置着导轨,且第一框体还设有放置手机的空腔,并在第一框体两侧端挖有贯穿的螺纹孔;固定装置包括推手和固定夹,推手的杆身上设有与螺 纹孔相配套的螺纹;固定夹位于空腔中,固定架的一端还设置有套筒,推杆伸进空腔的杆身套接在套筒中,且杆身相对套筒能够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机膜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框体和螺纹杆,第二框体两侧端下表面设置着滑槽,且第二框体还挖有贯穿的手机膜空腔,并在第二框体的侧端开有与滑槽相通的螺纹孔,螺纹杆的杆身上同样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套的螺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机膜空腔的底端固定有夹子,由此,可将手机膜固定在手机膜空腔中,用来校准手机膜和屏幕。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机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机膜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框体、2-导轨、3-固定夹、4-空腔、5-固定装置、6-滑槽、7-第二框体、8-夹子、9-手机膜空腔、10-螺纹杆、12-套筒、13-杆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机贴膜装置的结构。
在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手机贴膜装置,包括手机膜固定装置和手机固定装置;手机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框体和固定装置,第一框体两侧端设置着导轨,且第一框体还设有放置手机的空腔,并在第一框体两侧端挖有贯穿的螺纹孔;固定装置包括推手和固定夹,推手的杆身上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套的螺纹;固定夹位于空腔中,固定夹的一端还设置有套筒,推杆伸进空腔的杆身套接在套筒中,且杆身相对套筒能够旋转;手机膜固定装置和手机固定装置 通过滑槽和导轨配合在一起,方便手机膜对准手机屏幕。
如图1所示,第一框体的空腔既可以底端面不贯穿第一框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的空腔也可以直接贯穿第一框体,由此,贯穿式的空腔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厚度的手机。
如图2所示,手机膜固定装置通过滑道能够在导轨上来回移动,螺纹杆通过螺纹能够旋进或旋出滑槽,在螺纹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下,将手机膜固定装置固定在手机固定装置上。
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固定夹与推手在运动中不脱离,固定夹面向推手的一面设有卡槽,推手与固定夹套接的一端设有柔性凸起,固定夹与推手通过卡槽和柔性凸起套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手机放置到第一框体的空腔中,旋转推手,促使固定夹向内运动将手机两侧端夹紧(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手机屏幕与第一框体的上边缘平齐),随后将手机膜放置到第二框体的手机膜空腔中,并通过夹子夹住手机膜最上层的离型膜,在滑道与导轨的配合下,校准手机膜与手机屏幕的位置,当手机膜与手机屏幕完全契合后,旋紧第二框体的螺旋杆,将第二框体固定在第一框体上,再将手机膜最下层的离型膜缓慢拉开,露出贴膜,通过向下挤压,将贴膜慢慢贴附在手机屏幕上,在完全贴附后,再将最上面一层的离型膜撕掉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少卿,未经陶少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8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果内纸包装机理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灵芝孢子粉真空自动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