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周转轮系演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616.7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雄;李明;韦浩生;王强;海军;施小明;朱坚民;钱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转 演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具,具体设计一种用摩擦传动的周转轮系演示仪,可用于验证周转轮系传动比公式。
背景技术
如今的机械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教具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老师上课的效率。但是,目前仍没有用来演示周转轮系传动原理的教具。另外,对于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学生们也难以理解。学生们希望能有一个教具来演示周转轮系的传动,并验证其传动比计算公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演示周转轮系传动过程,并验证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的教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转轮系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周转轮系,用于演示传动过程;支撑架,用于安装和支撑周转轮系;以及三个计数器,其中,周转轮系包括:主轴;固定安装在该主轴中部,与主轴相垂直的系杆;可转动地套装在该系杆两端的两个空心的套管;分别可拆卸地套装在两个套管内侧的两个小行星轮;分别可拆卸地套装在两个套管外侧并与两个小行星轮同轴转动的两个大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主轴上,表面与两个小行星轮的边缘摩擦接触的小摩擦轮;空套在主轴上,表面与两个大行星轮摩擦接触的大摩擦轮;安装在主轴一端,与小摩擦轮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柄;以及与主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手柄,两个小行星轮和两个大行星轮分别关于主轴对称安装,小行星轮和大行星轮在套管上的位置可调节,三个计数器包括小摩擦轮计数器、系杆计数器和大摩擦轮计数器,小摩擦轮计数器与第一手柄固定相连,系杆计数器与第二手柄固定相连,大摩擦轮计数器通过带轮和皮带与大摩擦轮相连。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周转轮系演示仪,通过转动左手柄,控制小摩擦轮转动,小摩擦轮利用摩擦力带动两个小行星轮自转,两个小行星轮通过行星架带动大行星轮自转;通过转动右手柄,使主轴带动系杆转动,行星架在系杆的作用下绕主轴旋转,带动小行星轮和大行星轮相对于小摩擦轮公转,大行星轮通过摩擦作用带动大摩擦轮转动,从而演示出周转轮系的传动过程。
同时,因为可以用计数器分别记录相同时间内小摩擦轮、系杆和大摩擦轮的转数,即可计算出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从小摩擦轮到大摩擦轮的所有从动轮的有效直径的连乘积,除以从小摩擦轮到大摩擦轮的所有主动轮的有效直径的连乘积,即利用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的右半部计算传动比,将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传动比值相比较,即可验证周转轮系传动比公式。
另外,改变小行星轮和大行星轮在行星架上的位置,即可调节小摩擦轮和大摩擦轮的有效直径,从而改变传动比,对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进行多次验证。
附图说明
图1是周转轮系演示仪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是周转轮系演示仪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周转轮系演示仪作详细阐述。
<实施例>
图1是周转轮系演示仪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周转轮系演示仪10包括周转轮系11、支撑架12、小摩擦轮计数器13、系杆计数器14(图中未示出)、以及大摩擦轮计数器15(图中未示出)。
图2是周转轮系演示仪的主视图。
如图1、2所示,周转轮系11用于演示传动过程,包括主轴16、系杆17、套管18、套管19、小行星轮20、小行星轮21、大行星轮22、大行星轮23、小摩擦轮24、大摩擦轮25、第一手柄26、以及第二手柄27。
主轴16水平安装在支撑架12上。
系杆17固定安装在主轴16的中部,与主轴16相垂直。
套管18和套管19分别套在系杆17上,位于主轴16的两侧。
小行星轮20和大行星轮22分别安装在套管18上,均以套管18为轴旋转,其中小行星轮20位于套管18上靠近主轴16的一侧,大行星轮22位于外侧。小行星轮21和大行星轮23分别安装在套管19上,均以套管19为轴旋转,小行星轮21位于套管19上靠近主轴16的一侧,大行星轮23位于外侧。小行星轮20和小行星轮21、大行星轮22和大行星轮23分别关于主轴16对称。
小摩擦轮24安装在主轴16上,与小行星轮20和小行星轮21摩擦接触,可以通过调节螺母28来改变小摩擦轮24与小行星轮20和小行星轮21之间的压力,弹簧29给小摩擦轮24与小行星轮20和小行星轮21之间提供一个预紧力,增大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