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毛坯件的自动清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1669.7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普星;贺伟;王林;熊飞;孙家荣;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毛坯 自动 清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毛坯件的自动清整线。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自动化的生产是体现企业实力的支柱,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标杆。自动化生产是应对现阶段用工荒的最好方式,用机械的自动化代替繁重的人力劳动,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的节约了劳动成本,是企业在同行业有效竞争的好帮手。
在铸造毛坯件时,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搬运产品进行落砂切割工序,毛坯件重量较大,工人在搬运过程中,每天每人搬运达15.7吨,比较费力费时,重复劳动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重复性损伤,
而且铸件在加工时,铸件底部往往会产生一种类似“花生壳”的毛刺,因为没有专用设备,操作工往往通过敲、切、磨等方式手动除去该毛刺,既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全局自动化发展。产品上的“花生壳”方便落砂,这种工作方式,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铸造毛坯件的自动清整线,来改善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毛坯件的自动清整线,包括:
上料线,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机器人抓取位置,所述上料线包括上料辊道、上料台、定位台;
机器人,设置在所述上料线两侧,用于取放各工序中的工件,所述机器人的抓手行程路径上分别设有铣毛刺装置、落砂装置、切冒口装置;
铣毛刺装置,用于将所述工件的端面毛刺铣去,所述铣毛刺装置包括工件夹具和一相对所述工件夹具运动的动力头,所述动力头前端设有铣刀;
落砂装置,用于将工件中的泥芯消除,所述落砂装置为振动落砂机;
切冒口装置,用于将工件的冒口切除,所述切冒口装置包括放件台和一相对所述放件台运动的切割锯;
下料线,用于将落砂后及冒口切割完成的工件输送至收集处,所述下料线包括下料台及下料辊道。
进一步地,所述落砂装置包括一振动工作台,所述振动工作台上设有一工件容置腔,工作容置腔的前侧壁上设有压紧气囊,工件容置腔的后侧壁构成工件定位面,工件定位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气锤。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定位面上设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包括一左右方向设置的横杆,横杆上设有两个限位凸块,所述两个限位凸块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工件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切冒口装置包括一切割箱,所述切割箱内设置有可滑动切割锯,所述切割箱相对机器人的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放件台铰接在所述入料口下方,所述放件台正面设有夹具,所述放件台背面连接锁紧缸。
进一步地,所述放件台为可翻转放件台,翻转时所述放件台上翻封闭所述入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切冒口装置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冒口辊道。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外围设有用于暂存等待进行下道工序的工件的多个缓存台。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的抓手为可拆卸抓手。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整线能够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操作工人数量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人及各装置上的夹具能够适用不同工件,具有较大适用性,而且通过机器人取件放件使产品质量有着较高的重复性,较于人工操作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铸造毛坯件的自动清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铣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切冒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上料线
2 机器人
3 铣毛刺装置
31动力头
32工件夹具
33滑台
4 落砂装置
5 切冒口装置
51放件台
511 夹具
52切割锯
53冒口辊道
6 下料线
7 缓存台
8 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16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衍射光栅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加强光缆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