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上挑式浮式系船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3766.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华;徐力;徐兵;张娟;刘曙明;冯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4 | 分类号: | E02B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唐超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上挑式浮式系船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是一种系船柱,特别涉及轨道上挑式浮式系船柱。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船闸均在闸室墙间隔布置浮式系船柱,由浮筒、系船柱、导向轮组成,沿着轨道槽随闸室水位涨落而升降,供过闸船舶系泊、带缆,轨道槽安装于闸室墙内。按内河船舶系缆力情况,一般设置100KN、150KN两个吨级系船柱。随着水运事业的迅速发展,内河船舶船型和船队规模逐渐加大,干舷高度不断增大,因而需要系船柱升到更高位置,闸室墙高度就需相应加高,由此引起的闸室工程投资增幅较大。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内河船闸闸室浮式系船柱的轨道槽一般布置在从闸室底以上1m到闸室墙顶的闸墙内。对新建船闸,往往通过加高闸室墙高度来满足较大干舷高度船舶的系缆要求,由此引起的造价增加幅度很大;对已建船闸,当通航水位高于一定水位时,系船柱顶部导向轮就会脱轨,存在安全隐患,往往造成停航,带来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轨道上挑式浮式系船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轨道上挑式浮式系船柱,闸室墙上连接固定轨道,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闸室墙顶部连接活动轨道,活动轨道与固定轨道连通形成通长轨道,浮筒顶部焊接浮筒支架,两组系船柱分别安装于浮筒顶部和浮筒支架顶部。
所述活动轨道侧面连接支承,支承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在闸室墙顶部。
所述装饰构件连接在支承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闸室墙顶部安装上挑式活动轨道,可以增大浮筒行程,解决空载和超标标准船舶所需的系缆位置较高的问题,闸室顶高程可以按最高通航水位下满载设计船型干舷高度控制,降低闸室顶高程,大幅度节省闸室造价,此外,结合上挑式活动轨道增加一些装饰构件,可以大幅改善船闸总体建筑设计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轨道平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活动轨道平面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部件如下:
固定轨道1、活动轨道2、支承3、装饰构件4、地脚螺栓5、浮筒6、浮筒支架7、系船柱8、闸室墙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船闸土建施工时,固定轨道1安装在闸室墙9上,并在闸室墙9顶部预埋地脚螺栓5;在浮筒6顶部焊接浮筒支架7,两组系船柱8分别安装于浮筒6顶部和浮筒支架7顶部分;浮筒6、浮筒支架7和系船柱8在工厂制造成整体,吊入固定轨道1中。在上挑式的活动轨道2侧面焊接活动轨道的支承3,支承3通过地脚螺栓5连接在闸室墙9顶部,装饰构件4连接在支承3顶面。活动轨道2、支承3、装饰构件4在工厂制造成左右两片整体构件,活动轨道2与固定轨道1连通形成通长轨道。
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船闸通航时,闸室水位随着闸首灌泄水不断变化,浮筒6随闸室水位升降,过闸船舶根据船型选择适当位置的系船柱8系缆后,闸室水位变化时不需反复解缆、系缆。过闸船舶系缆方便、安全。
浮筒6沿着活动轨道2上的槽(图中未画,省略)随闸室水位涨落而升降,可以伸出闸室墙9顶,解决空载和超标标准船舶所需的系缆位置较高的问题,降低闸室顶高程,大幅度节省闸室造价,结合(上挑式)活动轨道2增加一些装饰构件改善船闸总体建筑设计效果。闸室墙9顶部安装上挑式的活动轨道2,可以增大浮筒6的行程,降低闸室墙9顶高程。
本实用新型系船柱按系缆力分别为100KN、150KN两个吨级,活动轨道2的高度分1.0m、1.5m、2.0m三种规格,固定轨道1的长度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装饰构件4的建筑造型可根据具体船闸总体建筑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对于已建船闸改造工程,上挑式的活动轨道2的高度和结构可根据闸室现状要求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3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旋流竖井的泄水洞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态河道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