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双线连接式压掌鞋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301.2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3B21/24 | 分类号: | A43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连接 式压掌 鞋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跟鞋鞋跟大掌面的设计与制造。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需求的生活品质相对提高,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所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便需要设计师对产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设计理念。
近年来,大多鞋类设计人员都会对鞋的外观进行美化设计,来适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或者对鞋的结构进行改进,来适应消费者的功能需求或舒适需求,例如:在鞋底放入气囊、使鞋垫形成符合足部形态的立体结构、鞋帮面采用纳米透气材料等等,但是,针对高跟鞋鞋跟的设计少之又少,在现有高跟鞋鞋跟设计中,大多用统掌结构,主要是因为压掌结构大底与跟体连接时,跟面定型较为困难,而且大底与跟面错位问题较严重,不过压掌结构具有较好的跟面形状,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连接结构来完善压掌结构的不足之处,提高其舒适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针对高跟鞋鞋跟大掌面的设计与制造,改变现今高跟鞋鞋跟较多使用统掌结构的现状,采用压掌结构,并增加双线连接结构,从而解决大底与跟体连接时跟面定型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大底与跟面易错位的问题,进而提高鞋子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双线连接式压掌鞋跟,由大掌面、跟体和跟片构成,其中,大掌面位于跟体上部,跟片位于跟体下部,跟体与跟片牢固连接,大掌面正面前端呈弧线形,大掌面上有双线槽。
具体的说,双线槽槽底为弧面,双线槽呈“n”形,有2个自由端,自由端与大掌面前端相连接。
较佳技术方案中,跟体的长度大于45mm。
较佳技术方案中,双线槽槽深由自由端部位向后渐深。提高大底与跟体的连接时的牢固性,有效解决大底与跟面易错位的问题。
较佳技术方案中,双线槽槽宽为等宽或由自由端部位向后渐宽。
较佳技术方案中,跟体为细跟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双线连接式压掌鞋跟,由大掌面1、跟体2和跟片3构成,其中,大掌面1位于跟体2上部,跟片3位于跟体2下部,跟体2与跟片3牢固连接,大掌面1正面前端12呈弧线形,大掌面1上有双线槽11。
具体的说,双线槽11槽底为弧面,双线槽11呈“n”形,有2个自由端111,自由端111与大掌面1前端12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双线槽11槽深由自由端111部位向后渐深,槽宽为等宽或由自由端111部位向后渐宽。
更具体的说,跟体2的长度大于45mm,为细跟结构。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