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8052.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汪军;周治国;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充电 控制器 电池板 电压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属于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要求售价越来越低。现有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大多采用低端驱动结构,由于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不共地的情况导致电池板电压检测相对复杂。现有的技术方案大多采用线性光耦隔离检测,其缺点是检测电压范围不宽。电路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可靠易实现成本低廉的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包括MOS管Q1、Q2,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正极和蓄电池正极的公共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连接点PV位于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的公共端;二极管D1的阴极与MOS管Q1、Q2的公共端相连;Q1、Q2的漏极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和蓄电池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1为开关二极管,所述电阻R1为偏置电阻,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的公共端之间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电压检测点PV,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压检测点PV与检测设备连接,所述检测设备为单片机。
MOS管Q1 Q2施加不同频率的波形,太阳能电池电压Vpv,蓄电池电压Vbat,PV检测点电压Vad;二极管D1导通压降为VD1;在时段t内,Q1导通,Q2关断, Vpv=(Vbat+ VD1)- Vad;此阶段不向蓄电池充电,可检测到太阳能电池电压,可保存此数据。
在t1时段,Q2导通,Q1经过多个开关周期,一直保持向蓄电池充电,Vad保持不变,此时检测不到太阳能电池电压。
t2时段,Q2关断,Q1导通;此阶段不向蓄电池充电,可检测到太阳能电池电压,Vpv=(Vbat+ VD1)- Vad;可保存此数据。
整个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工作过程按上面三阶段循环往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的检测更为简便,电路简单可靠,极大的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2为MOS管Q1、Q2栅极施加的不同驱动信号。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例是一种简易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包括MOS管Q1、Q2,二极管D1,电阻R1,连接点PV。电阻R1的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正极和蓄电池正极的公共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连接点PV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电压检测点给单片机检测口。二极管D1的阴极与MOS管Q1、Q2的公共端相连;Q1、Q2的漏极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和蓄电池的负极,Q1、Q2的栅极分别施加两种不同的驱动信号。
t0-t1阶段:MOS管Q1、Q2施加不同频率的波形,假设太阳能电池电压Vpv,蓄电池电压Vbat,检测点电压Vad;开关二极管导通压降为VD1;t0-t1时间段,Q1导通,Q2关断,Vpv=(Vbat+ VD1)- Vad;此阶段不向蓄电池充电,可检测到太阳能电池电压,可保存此数据。
t1-t2阶段: t1-t2时间段,Q2导通,Q1经过多个开关周期,一直保持向蓄电池充电,Vad保持不变,此时检测不到太阳能电池电压。
t2-t3阶段: t2-t3时间段,Q2关断,Q1导通;此阶段不向蓄电池充电,可检测到太阳能电池电压,Vpv=(Vbat+ VD1)- Vad;可保存此数据。
整个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工作过程按上面三阶段循环往复,太阳能电池板电压很便捷的检测出来。电路简单可靠,极大的节省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8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IGBT/MOSFET驱动电路
- 下一篇:弹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