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荧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168.0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0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军;蔡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特光照明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2;F21V25/12;F21V17/10;F21V3/00;F21W131/402;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 |
地址: | 45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隔爆型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尤其涉及一种用在煤矿等矿井内,中壳体采用整体式结构,安全性强,便于安装、维修、更换的,用于安全照明的矿用隔爆型荧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隔爆灯通常采用端盖、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玻璃罩、网罩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光源和连接组件。这种结构导致整隔爆灯上的隔爆结合面过多,在矿井使用时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使得这种结构的隔爆灯安全性不足;由于光源及连接组件结构的限制,中壳体与下壳体直接的隔爆结合面的面积过小,也导致此种隔爆灯在矿井内的特殊的使用环境中存在安全性不足的问题;现有的隔爆灯在中壳体与下壳体仅靠子扣连接,存在扣合不紧密,隔爆效果差,且在安装的时候,中壳体与下壳体上子扣结构配合时,由于从外部不易看到安装情况,会使得中壳体与下壳体上的子扣结构存在未完全对正扣合的情况,从而导致中壳体与下壳体连接不牢固,隔爆效果差;常见的隔爆灯通常采用底面为半球形的玻璃罩和网罩组,在安装玻璃罩和网罩组时,玻璃罩和网罩组不易稳定放置,使得玻璃罩易损坏,为解决此问题,现有的隔爆灯将网罩组的半球形底面的顶部设置为平面结构,但由于平面结构的面积过小,在竖直放置时不够稳定,还是容易导致玻璃罩因倾而的损坏,并且在安装光源时,由于光源是靠连接部件内的弹簧结构挤压使光源的头部支撑住玻璃罩的底部,灯泡光源不易稳定放置,使得灯泡光源的灯管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矿用隔爆型荧光灯具有的因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隔爆效果差、安全性不足,灯泡光源不易稳定放置,使得灯管易损破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隔爆效果好、安全性强,灯泡光源能够稳定放置,安装、拆卸方便的矿用隔爆型荧光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隔爆型荧光灯,包括端盖、扣装在端盖下端的中壳体、通过子扣连接安装在中壳体下端的下壳体、位于下壳体底面的玻璃罩、位于下壳体与玻璃罩之间的紫铜垫片、套装在玻璃罩外部且与下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网罩组、安装在中壳体进出线口处的压紧螺母及橡胶垫圈、安装在中壳体内部的灯座组及底部与灯座组接触连接且位于玻璃罩内部的光源,所述的中壳体位于进出线口下部的壳体上设有圆柱形筒状的安装部,所述灯座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部的内部,所述安装部的下端设有圆环状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直径大小与下壳体端面外直径的大小一致;所述中壳体上设有第一螺栓孔,下壳体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中壳体上的子扣结构与下壳体上的子扣结构完全扣合后,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对正;所述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内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同时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
所述第一螺栓孔为两个,其中心连接线与中壳体下端面的一条直径重合,且该连接线与中壳体上子扣结构的两条凹槽的中心连接线所在的中壳体下端面的直径垂直;所述第二螺栓孔为两个,所述中壳体上的子扣结构与下壳体上的子扣结构完全扣合后,两个第一螺栓孔分别与两个第二螺栓孔对正。
所述玻璃罩侧壁为圆柱形结构,其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网罩组侧壁为圆柱形结构,其底部为平面结构。
所述光源为带有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隔爆型荧光灯的中壳体位于进出线口下部的壳体上设有圆柱形筒状的安装部,灯座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部的内部,中壳体的整体化设计减少了现有技术生产的隔爆灯在中壳体与安装部之间的一个隔爆结合面,避免因该隔爆结合面的存在而导致的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安装部的下端设有圆环状连接部,连接部的外直径大小与下壳体端面外直径的大小一致,保证下壳体与中壳体之间的隔爆结合面具有一定的结合面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隔爆型荧光灯具有良好的隔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特光照明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特光照明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