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监测的导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9585.X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4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申祥丝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13/00 | 分类号: | D02H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监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监测的导纱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伺服集束球经机导纱机构一般采用滚珠螺杆副,这种传动方式在日常维护方面要求较高,而且滚珠螺杆副密封性较差,飞花容易堆积在滚珠螺杆上,造成滚珠螺母堵塞,更换配件成本较高,而且设备运行时噪声较大。
对此,授权公告号CN 202131425U,授权公告日2012年2月1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束球经机导纱机构,它包括电机、导向轴、传动同步带、导纱同步带和导纱管,所述导纱同步带和传动同步带上下平行错位设置,所述传动同步带通过电机带动,所述导向轴平行设置于导纱同步带的上方,在导向轴上套置有滑座,所述导纱管固定滑座上,所述滑座通过滑座连接轴与导纱同步带相连。该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同步带传动,降低了设备运行时的噪声,与滚珠螺杆副的传动方式相比设备的维修成本大大的降低了,同时提高了纱球卷装时束球成形的质量。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所述滑座连接轴与导纱同步带不断地接触摩擦,可导致导纱同步带被磨损,进而可能发生导 纱同步带断裂的危险,即使导纱同步带未断裂,也可能导致滑座连接轴与导纱同步带接触不良而影响滑座在导向轴上的移动。以上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均会影响导纱机构的正常运行,降低导纱机构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置,它能实现了一种自动监测,而不会引起导纱同步带的突然断裂或严重磨损而影响导纱机构的正常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监测的导纱机构,包括电机、导向轴、传动同步带、导纱同步带和导纱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同步带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同步带的另一端与导纱同步带的一端用同步轮轴工相连,所述导纱同步带的另一端用同步轮轴固定于一集束球经机的机架上,所述导纱同步带和传动同步带上下平行错位设置,所述导向轴平行设置于导纱同步带的上方,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在导向轴上套置有滑座,所述导纱管固定滑座上,所述滑座通过滑座连接轴与导纱同步带相连。还包括嵌入所述导纱同步带内至少一个鉴别元件、与所述鉴别元件无接触配合使用的监测装置,所述鉴别元件与监测装置配合使用可监测导纱同步带的磨损程度。
当由于导纱同步带的磨损使得鉴别元件暴露时,鉴别元件就会磨损,由此改变其鉴别功能。作为优选,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一个被谐振激励的具有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的振荡回路,所述鉴别元件为短路 的线圈。由于监测装置包括一个被谐振激励的具有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的振荡回路,从而产生谐振信号。这种谐振信号只有很小的衰减。但是当用作鉴别元件的短路的线圈经过这个振荡回路时,这个振荡回路被加载,从而产生具有较低振幅的信号。当导纱同步带被磨损,由此导致短路的线圈暴露出来,那么这个鉴别元件被磨损。由此先前短路的线圈被损坏导致不再短路。在监测装置旁边经过的被损坏的并且不再短路的线圈不再改变监测装置的信号,以这种方式可以监测到导纱同步带的磨损程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自动监测导纱同步带的磨损程度,而不会引起导纱同步带的突然断裂或严重磨损而影响导纱机构的正常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测装置安装在鉴别元件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鉴别元件的宽度小于导纱同步带的宽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监测的导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从下方观察A部分所得的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电机;
20-导向轴;
30-传动同步带;
40-导纱同步带;41-鉴别元件;42-监测装置;
50-导纱管;
60-同步轮轴;
70-同步轮轴;
80-滑座;
90-滑座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申祥丝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州申祥丝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9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