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抑制次档距振荡的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9582.6 | 申请日: | 2014-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王达达;梁俊宇;芮晓明;苏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H02G7/1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抑制 次档距 振荡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抑制次档距振荡的间隔棒,特别涉及一种抑制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阻尼间隔棒。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作为电网中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在电力系统中起着对电能进行传输、调节和分配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随着我国电力输送容量的迅速增长,在高压输电工程中广泛采用多分裂、大容量、远距离的输电线路,由于高压输电工程的导线截面、悬挂点高度以及档距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而有所增大,输电导线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非常严重,极大地威胁着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次档距振荡是分裂导线输电线路特有的一种振动现象,在分裂导线情况下,其中一根或多根子导线不可避免地处在前方子导线形成的尾流中,由于尾流效应,使得下风的子导线更容易吸收风的输入能量,从而发生的低频大振幅振动。
为防止分裂导线各子导线间电磁吸引力及风力而不使其相互靠近和碰撞鞭击,通常在档内一定间距位置上的子导线间安装阻尼间隔棒,保证相导线中的子导线保持恒定的相对位置以满足电气性能。但安装间隔棒后,背风子导线仍处于迎风子导线的尾流中,也可能发生次档距振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能高的抑制次档距振荡的阻尼间隔棒,该阻尼间隔棒通过改变分裂导线背风子导线的位置,使背风子导线离开迎风面子导线的尾流区,消除尾流动力并防止由于尾流引起的所有振动波型,以抑制输电线路的次档距振荡。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四分裂导线搭建数值仿真模型,进行CFD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结果可得,在背风子导线与迎风子导线的竖向间距达到四倍的子导线直径时,背风子导线受到迎风子导线的影响很小,背风子导线己接近脱离迎风子导线的尾流区,如图2所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基于对四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机理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抑制次档距振荡的间隔棒,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包括正方形框架和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正方形框架上的导线线夹;其中,两个导线线夹是两个相邻布置的短导线线夹A、B,另两个导线线夹是两个相邻布置的长导线线夹E、F。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短导线线夹A、B布置在正方形框架的两个相邻角上,该两个短线夹的延长线通过正方形框架的中心;所述两个长导线线夹E、F布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另外两个相邻角上,长导线线夹E、F与所在的框架边线夹角为θ,长导线线夹E与短导线线夹A和长导线线夹F与短导线线夹B的竖向间距都为4D,D为导线外径。
本实用新型包括正方形支持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框架上两个短导线线夹和两个长导线线夹,所述两个短导线线夹布置在正方形框架的两个相邻角上,该两个短线夹的延长线通过正方形框架的中心,所述两个长导线线夹布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另外两个相邻角上。
所述两个长导线线夹与所在的框架边线夹角为θ度,长导线线夹在竖向比短导线线夹长4D,为保证该间隔棒重力距平衡,可取使背风子导线与迎风子导线的竖向间距达到四倍的子导线直径,使背风子导线脱离迎风子导线的尾流区,从而消除尾流动力并防止由于尾流引起的所有振动波型,以抑制输电线路的次档距振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四分裂导线间隔棒后端背风子导线的两个线夹长度和角度,在有效保证输电导线子导线间距的同时,使背风子导线脱离迎风子导线的尾流区,从而消除尾流动力并防止由于尾流引起的所有振动波型,以达到抑制输电线路发生次档距振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背风子导线与迎风子导线的竖向间距达到四倍的子导线直径时,通过对四分裂导线搭建数值仿真模型,进行CFD仿真计算后的仿真图。
图中1是正方形支撑框架,2是短导线线夹A、3是短导线线夹B,4是长导线线夹E,5是长导线线夹F。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一种用于抑制次档距振荡的间隔棒,本实用新型包括正方形框架1和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正方形框架1上的导线线夹;其中,两个导线线夹是两个相邻布置的短导线线夹A2、B3,另两个导线线夹是两个相邻布置的长导线线夹E4、F5。
所述两个短导线线夹A2、B3布置在正方形框架的两个相邻角上,该两个短线夹的延长线通过正方形框架的中心;所述两个长导线线夹E4、F5布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另外两个相邻角上,长导线线夹E4、F5与所在的框架边线夹角为θ,长导线线夹E4与短导线线夹A2和长导线线夹F5与短导线线夹B3的竖向间距都为4D,D为导线外径。
本实施例可安装于500千伏及以上的四分裂输电线路中,将两个短(长)导线线夹夹持在两条迎风子导线线束上,两个长(短)导线线夹夹持在两条背风子导线线束上,可以有效保证输电导线子导线间距,同时使背风子导线脱离迎风子导线的尾流区,以抑制输电线路的次档距振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未经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9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助式奶茶销售机
- 下一篇:一种母线安装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