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纸滚剪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1330.9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李洪;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锐今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43 | 分类号: | B26D1/143;B26D7/18;B26D7/08;B65B35/4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4000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纸 滚剪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纸加工领域,特别涉及裁剪试纸条并灌装的试纸滚剪机。
背景技术
滚剪机不同于一般剪切设备,此设备是将圆形的圆盘刀在试纸上的滚动,从而来完成的一种新型无限长剪切动作。目前,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试纸加工领域,现有滚剪机的滚剪刀片包括上滚刀和下滚刀,块状试纸从上滚刀与下滚刀之间通过,通过上滚刀与下滚刀相互剪合来实现滚剪,使块状试纸裁剪为条状成品试纸,裁剪后经过人工操作,将散落的成品放入包装筒内,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人工收拣容易触摸到试纸检测区域,影响检测结果,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省时省力、干净卫生的试纸滚剪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试纸滚剪机,包括机体和滚剪机构,所述滚剪机构包括上滚刀和下滚刀,该上滚刀和下滚刀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作同步反向滚动,所述上滚刀和下滚刀间的前后两侧分别为滚剪输入端和滚剪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剪输出端的后侧设有滚动杆,该滚动杆的后侧设有向下倾斜并开口逐渐减小的料盘,开口较大一侧和滚动杆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在滚剪机构的后侧设置滚动杆和料盘。滚动杆对滚剪输出端输出的试纸提供移动的动力,料盘将零散的试纸自动收拢,不需要手工操作,简单可靠、省时省力、干净卫生,避免手指触摸反应区,影响污染试纸。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料盘出口处的下方设有成品传送带,所述成品传送带上放置有包装筒。
采用上述结构,在料盘出口处下方设有成品传送带,机器工作时,只需要在成品传送带相应位置放上包装筒,即可自动装筒了。还可以在一个工作周期以后,使成品传送带转动,下一个包装筒进入工位,自动化操作,简单方便。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滚动杆和滚剪输出端的左右两侧设有限位块。
采用上述结构,限制试纸的边界位置,防止试纸偏离设定方向。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滚刀的刀具是固定在滚轴上的至少2个等距间隔的圆盘刀,上滚刀刀片沿物料传送方向呈锯齿型分布;下滚刀包括固定在滚轴上的至少2个等距间隔的圆盘刀,下滚刀沿物料传送方向呈锯齿型分布;工作时上滚刀和下滚刀齿合。
采用上述结构,上、下两个滚刀相互齿合,对切试纸,操作简单,一次性可以完成对块状试纸的条状裁剪。并可通过调整圆盘刀的厚度来达到调整试纸宽度的目的。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滚刀下方设有上滚刀梳,该上滚刀梳的梳齿和上滚刀凹部相切;下滚刀的上方是设有下滚刀梳,该下滚刀梳的梳齿和下滚刀凹部相切。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上滚刀梳梳理卡在上滚刀凹部中的试纸,通过下滚刀梳梳理卡在下滚刀凹部中的试纸,将所有试纸都汇入滚剪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滚剪机构的后侧设置滚动杆和料盘。滚动杆对滚剪输出端输出的试纸提供移动的动力,料盘将零散的试纸自动收拢,不需要手工操作,简单可靠、省时省力、干净卫生,避免手指触摸反应区,影响污染试纸。从料盘直接落入包装筒,实现自动装筒的功能,通过成品传送带移动包装筒的工位。上、下滚刀梳梳理卡入滚刀凹部的试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试纸滚剪机,包括机体4和滚剪机构,所述滚剪机构设置在机体4内部,所述滚剪机构包括上滚刀1和下滚刀8,该上滚刀1和下滚刀8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作同步反向滚动,所述上滚刀1和下滚刀8间的前后两侧分别为滚剪输入端和滚剪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剪输出端的后侧设有滚动杆9,该滚动杆9的后侧设有向下倾斜并开口逐渐减小的料盘5,开口较大一侧和滚动杆相连。在滚剪机构的后侧设置滚动杆和料盘。滚动杆对滚剪输出端输出的试纸提供移动的动力,料盘将零散的试纸自动收拢,不需要手工操作,简单可靠、省时省力、干净卫生,避免手指触摸反应区,影响污染试纸。在本实施例中上滚刀1和下滚刀8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连接,下滚刀8和滚动杆9也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锐今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锐今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1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闸门
- 下一篇:一种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