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芯线编织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7614.0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德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芯线 编织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精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芯线编织机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芯线主要通过中空锭子包覆机生产,其生产方式是利用高速旋转锭子带动筒子上纱线退解,在其过程中使包覆纱线包缠到穿过中空锭杆的芯线上。但是,这种设备目前仅能生产包覆均匀、紧密的包芯线,生产的包芯线结构单一,不能改变包芯线的外侧的包覆纱的密集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包芯线编织机,该包芯线编织机所生产的包芯线结构多样,满足多种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包芯线编织机床,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锭带、多个包芯线编织单元,锭带由数控电机驱动,多个包芯线编织单元沿锭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的包芯线编织单元包括芯线吊锭、包覆线吊锭、纱线导向装置、纱线牵引装置、钩编机构和收纱锭;芯线吊锭、包覆线吊锭处于机架上部,收纱锭处于机架下部,纱线导向装置、纱线牵引装置和钩编机构均处于芯线吊锭与收纱锭之间;所述的钩编机构包括中空锭子、多根钩针以及与钩针相连的驱动装置,多根钩针分布在中空锭子的上端入口处;所述的纱线导向装置包括芯线导向器和包覆线导向架,芯线导向器处于芯线吊锭和中空锭子之间,且芯线导向器的出口处于中空锭子中心处的正上方;包覆线导向架设置在中空锭子上且包覆线导向架上的导向口处于包覆线吊锭和钩针之间;所述的数控电机通过锭带带动每个包芯线编织单元上的收纱锭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锭子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座、套管和锭头,多根钩针设置在锭头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钩针的数量为10-15根,为了获得外观平整的纱线,钩针的数量与钩编纱线的股数相一致,即钩针与钩编纱线一一对应。当需要较为密实的外部线套时,可以设计为多股钩编纱线对应一个钩针。
作为优选,所述的纱线导向装置还包括导纱钩,导纱钩处于中空锭子和收纱锭之间。导纱钩引导包芯线的输出方向,指向收纱锭上套设的收线筒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收纱锭由数控电机驱动,数控电机带动收纱锭上的收线筒转动,收线筒将生产好的包芯线缠绕、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沿其中心处左右对称,包芯线编织单元分别设置在机架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机床上依次设有多个包芯线编织单元,每个包芯线编织单元上的纱线动力由纱线牵引装置提供,芯线吊锭上设有用于输出芯线的芯线筒,芯线穿过芯线导向器后由出口处平行通入中空锭子的上端入口内;包覆线吊锭上设有用于输出包覆线的包覆线筒,包覆线经过包覆线导向架上的导向口后挂套在钩针上,钩针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将包覆线包覆在芯线外侧。驱动装置可以控制钩编频率和钩编深度。频率的快慢决定了外部线套的密致程度,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调整,如中心纱线与钩编纱线的直径比例、钩编纱线的种类、钩针的数量等。钩编深度决定了外部线套与中心纱线的结合程度,影响纱线的触感和纱线清洗的难易程度。在钩编完成后,数控电机通过锭带带动收纱锭上的收线筒转动将生产好的包芯线缠绕、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包芯线编织机床,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锭带11、多个包芯线编织单元,锭带由数控电机驱动,机架1沿其中心处左右对称,包芯线编织单元沿锭带11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机架1左右两侧。每个包芯线编织单元均包括芯线吊锭、包覆线吊锭、纱线导向装置、纱线牵引装置、钩编机构2和收纱锭3。整台设备上的纱线动力由纱线牵引装置提供,芯线吊锭、包覆线吊锭处于机架1上部,收纱锭3处于机架1下部,纱线导向装置、纱线牵引装置和钩编机构2均处于吊锭与收纱锭3之间。其中,芯线吊锭上设有用于输出芯线的芯线筒4,包覆线吊锭上设有用于输出包覆线的包覆线筒5,收纱锭3上设置有收线筒6,数控电机通过锭带带动每个包芯线编织单元上的收纱锭转动,收线筒6伴随收纱锭3一起转动并将生产好的包芯线缠绕、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德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百德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填充有气体的多层窗玻璃单元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准确定位的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