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养型微藻封闭式培养与负压滤洗取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5364.7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松民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C12M1/0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107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养 型微藻 封闭式 培养 压滤 洗取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类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了自养型微藻封闭式培养与负压滤洗取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食用新鲜微藻(如螺旋藻)也成为养生的一种方式。但是目前培养食用的新鲜微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以下几点:没有微孔透气膜隔离空气,空气携带杂藻容易进入藻液、及对处理杂藻时影响微藻品质;使用气动循环汽包爆裂噪音大,溅到液面上方的培养容器内壁上,藻泥聚集,久则腐败,影响食品安全;以及使用气动循环冬天会带入大量冷空气增加加热负荷、浪费能源,也容易引入空气中杂藻等微生物;使用内置于藻液的光源,由于自养型微藻趋光性强,会聚集贴附于光源罩上,遮挡生长光源、降低产量;以往培养装置没有二氧化碳供应系统,培养过程中,藻液ph值快速升高,影响微藻生长,甚至20天左右开始死藻,单次培养周期过短,增加换液频率和使用成本,浪费资源。还有培养容器缺少封闭措施水分挥发量大,需要经常大量加水,维护麻烦、浪费水资源。关键是取藻系统也存在很大缺陷,滤藻和洗藻不能一次完成,而且洗藻都是到异处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不论滤藻还是洗藻,都是通过自重自然沥水,所需要的时间比较冗长,十分麻烦,消费者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藻类培养装置被外界的杂藻等微生物污染,气动循环带来的微藻贴壁腐败,影响食用安全的问题;以及内置于藻液的生长灯 罩易被微藻黏附,遮挡光线,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浪费能源;pH值升高缩短培养周期,使用成本过高;以及取藻、洗藻繁琐、浪费水资源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自养型微藻封闭式培养与负压滤洗取藻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自养型微藻封闭式培养与负压滤洗取藻的装置,包括上盖、培养容器,培养容器上设有的换液设备和控制系统;上盖、培养容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上盖包括第一上盖和设在第一上盖下侧的第二上盖,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LED微藻生长灯、抽液泵、散热风扇、搅拌器马达和控制系统,第二上盖下侧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器马达与搅拌叶片相连;上盖上设有负压滤洗取藻系统和溢氧补水系统,负压滤洗取藻系统包括第一液管、滤藻杯、滤网、空腔内的抽液泵、第二液管、第三液管、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和与滤藻杯配合连接的滤藻杯盖,第一电控阀门、第一液管、滤藻杯盖依次相连,滤藻杯、第二液管、抽液泵、第三液管、第二电控阀门依次相连,滤藻杯内设有滤网(根据微藻的品种和大小,一般采用200-300目食品级的尼龙滤网或金属滤网),第一液管一端设有过滤头。
作为优选,第一电控阀门连接有空气通道、饮用水通道和取藻液通道;第二电控阀门连接有废液通道和藻液回流通道。
作为优选,滤网上固定有网格式骨架,滤网包括外延板,外延板的上侧、下侧均设有第一外延板密封垫和第二外延板密封垫;滤藻杯盖与第一外延板密封垫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垫;滤藻杯包括环台,环台上侧设有环台密封垫;环台密封垫与第二外延板密封垫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取藻系统设有计量装置,可以显示并控制抽液时间和抽液量。
上盖分为两层,第一上盖为无毒塑料或金属(如铝合金);第二上盖为无毒 透明塑料;空腔内集成搅拌器马达、LED微藻生长灯、电子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培养容器,材料要无毒、耐碱、耐高温,有一定硬度、强度和可塑性;培养容器的横截面为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形状。上盖、培养容器之间通过食品级密封垫密封,上盖上设唯一可通空气的管道,培养期间盖上内置微孔透气膜的上盖,该膜可以几乎完全阻止2.5微米以上空气中的颗粒、杂藻等微生物,同时弃用气泵鼓气循环藻液的方式,给微藻培养创造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可以避免目前其它养藻设备多发的杂藻等微生物污染问题。而导致微藻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常见杂藻等微生物,都大于2.5微米。
藻的生长离不开水的循环流动,弃用气泵鼓气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循环藻液。可以避免微藻聚集贴壁导致腐败等问题。搅拌马达内置于上盖腔体内,搅拌叶片悬垂于液面之下,传动轴穿过镶嵌在第二上盖的轴承,以链接搅拌马达和搅拌叶片。搅拌以达到适当的循环速度和不断藻丝为原则,搅拌马达选择低速同步马达,叶片形状以无色透明的螺旋桨式为佳,竖直悬垂藻液里,离液面不过5cm,这样可以在液面形成泉涌效果,达到搅拌目的,而且马达负荷小,搅拌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松民,未经刘松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防型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储备油脂数量快速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