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级进模之滚动式送料导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8884.5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宁顺青;康宽乐;李海元;肖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得道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8 | 分类号: | B21D43/08;B21D43/05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级进模 滚动式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级进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级进模之滚动式送料导向器。
背景技术
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伸等工序,具有操作安全、易于自动化、可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减少冲床及场地面积以及减少半成品的运输和仓库占用、生产率高等特点。其中:料带在级进模上变换工位而由后向前移动时,为了保持轴向平稳的移动,在料带移动轨迹两侧边的下模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块,但是由于该导向块是固定不动的,料带在各工位上向前移动时,由于摩擦,一是造成噪音大;二是产生金属碎销;三是运行轨迹变差,直接影响加工出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音小、料带运行稳定的级进模之滚动式送料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级进模之滚动式送料导向器,包括级进模的下模,级进模的下模上表面的料带移动轨迹两侧边沿料带移动方向分别间隔固定有若干个送料导向组件,所述送料导向组件的具体结构是:上盖与下盖之间固定有垫板,上盖与下盖上分别设置有位于同轴线上的轴承孔,轴承孔内安装有轴承,上下轴承的外环分别安装在上盖与下盖上的轴承孔的内壁上,上下轴承的内环上安装有滚轴,滚轴的前端位于上盖和下盖的前端面与垫板的前端面之间。
上述轴承的外环与轴承孔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轴承的内环与滚轴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的送料导向组件的上盖、下盖及垫板通过安装孔及螺钉、定位销固定连接,送料导向组件通过上盖、垫板、下盖上的安装孔及螺钉、定位销定位在下模上。
上述的送料导向组件的垫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竖直的竖直切成的圆柱形槽,所述滚轴的一部分套装在圆柱形槽内。
上述送料导向组件上安装的滚轴及其配套的轴承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一套以上。
上述的轴承内环安装在滚轴两侧缩径形成的细径部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滚轴通过轴承安装在送料导向组件上,将原来固定不动的导向块改变成现在转动的滚轴,料带移动时,料带带动移动轨迹两侧边上的滚轴转动,料带与滚轴之间不再是干磨,使原来的滑动摩擦改变成滚动摩擦,其摩擦力减小,提高了送料速度,摩擦产生的金属碎销也相应减少,噪音大大降低,在长度方向上的运行平稳,产品质量得到保证,适用于级进模的滚动送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级进模下模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C部所示的送料导向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导向组件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5:
级进模之滚动式送料导向器,包括级进模的下模,级进模的下模上表面的料带29移动轨迹两侧边沿料带移动方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分别间隔固定有若干个送料导向组件10,所述送料导向组件10的具体结构是:上盖33与下盖30之间固定有垫板31,上盖33与下盖30上分别设置有位于同轴线上的轴承孔40、41,轴承孔40、41内安装有轴承37、39,上下轴承37、39的外环分别安装在上盖33与下盖30上的轴承孔40、41的内壁上,上下轴承37、39的内环上安装有滚轴38,滚轴38的前端位于上盖33和下盖30的前端面与垫板31的前端面之间。
上述轴承37、39的外环与轴承孔40、41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轴承37、39的内环与滚轴38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的送料导向组件10的上盖33、下盖30及垫板31通过安装孔42、43、44及螺钉48、定位销34固定连接,送料导向组件10通过上盖33、垫板31及下盖30上的安装孔45、46、47及螺钉35、定位销36定位在下模上。
上述的送料导向组件10的垫板31的前侧面311上设置有竖直的竖直切成的圆柱形槽312,所述滚轴38的一部分套装在圆柱形槽312内。
上述送料导向组件10上安装的滚轴38及其配套的轴承37、39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一套以上,有一、二、三、四、五套之分,当然也可以有更多套。
上述的轴承内环安装在滚轴38两侧缩径形成的细径部381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得道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得道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8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