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射式节水马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2001.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何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9/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式 节水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射式节水马桶。
背景技术
现有马桶,其设有用于对马桶本体之内壁面进行冲刷的刷洗排水通道和用于对排泄物进行直接冲洗的排污通道,而排污通道的水通常是直进直出,喷射时间短且喷射强度弱,导致污水排不干净而容易回流至排污腔内,极容易产生二次冲水,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射式节水马桶,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射式节水马桶,它包括马桶本体(10),马桶本体设有腔体(20)、进水口(11)、用于刷洗腔体(20)之腔壁的第一排水通道(12)、用于对排泄物进行冲洗的第二排水通道(13)、排污管(14)和排污口(15),第一排水通道(12)接通进水口(11),第二排水通道(13)之进口接通进水口(11),第一排水通道(12)之出口与腔体(20)之顶端部相接通,第二排水通道(13)之出口与腔体(20)之底端部相接通,排污管(14)之进口与腔体(20)之底端部相接通,排污管(14)之出口与排污口(15)相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0)之底端部设有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加压壁(21)、第二加压壁(22)、第三加压壁(23)和第四加压壁(24),第一加压壁(21)、第二加压壁(22)、第三加压壁(23)和第四加压壁(24)围成四边形并形成加压通道(25),第四加压壁(24)开设有正对排污管(14)之进口的喷射孔(26),加压通道(25)接通第二排水通道(13)并通过喷射孔
(26)接通排污管(14),第一加压壁(21)与第三加压壁(23)之间的夹角a为25-45度,第四加压壁(24)之长度d为30-40毫米。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加压壁(21)与第三加压壁(23)之间的夹角a为34度,第四加压壁(24)之长度d为40毫米。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排污管(14)为虹吸管。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限流件(30),该限流件(30)装接在第一排水通道(12)之进口处,限流件(30)设有限流孔(31),进水口(11)与第一排水通道(12)之间通过限流孔(31)相接通,该限流孔(31)之孔径小于第一排水通道(12)之进口之孔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限流件(30)为板体,该板体与第一排水通道(12)之进口处之间采用超细粉陶瓷泥粘结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限流孔(31)个数设为一个;或者限流孔(31)之个数多个且间隔布置,多个限流孔(31)之孔径之和小于第一排水通道(12)之进口之孔径。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第二排水通道的水进入加压通道进行加压后再通过喷射孔向排污管之进口喷射,由于第一加压壁与第三加压壁之间的夹角a为25-45度,第四加压壁之长度d为30-40毫米,该加压通道所产生的压力加大,从喷射孔喷出的水压增强,喷射强度大,喷射速度快,以使腔体底部的污物被喷射后直接从排污管排出,排污速度大增,且排污能力增强,在保证排污强度的同时避免二次排水的现象。
2.第一加压壁与第三加压壁之间的夹角a为34度,第四加压壁之长度d为40毫米,使得喷射速度更快,强度更强,排污能力更大。
3.在第一排水通道之进口处设置限流件,且限流孔之孔径小于第一排水通道之进口之孔径,当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时在限流孔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排水通道的水大大减小,只剩一小部分水进入第一排水通道,大部分水从第二排水通道流出用于冲洗排泄物,使得在总排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尽量保证足够的水用于冲洗排泄物,使得冲洗更加干净,而第一排水通道的水足以使腔体之腔壁冲洗干净,极大节约水资源。
4.限流件与第一排水通道之进口处采用超细粉陶瓷泥粘结在一起,不仅粘结效果好,且防水,使得二者的装接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喷射式节水马桶的剖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2,一种喷射式节水马桶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喷射式节水马桶,它包括马桶本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2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节能灯引脚自动插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夹头增力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