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植体手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5200.5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钢;王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体手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学种植修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体手用扳手。
背景技术
口腔临床医疗中,为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次数,微创非翻瓣种植手术广泛应用。为取得良好骨整合作用,常规的操作步骤是将种植体放置于牙槽骨窝洞内的位置,深度为牙龈组织下1-2mm,尤其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种植体的就位深浅与牙冠的美学效果存在密切联系。目前,现有种植体手用扳手是将种植体旋入牙槽骨内后,依目测方法或根据操作者经验,确定其是否到达合适位置,容易造成偏差,植入深度的精确度差,同时,现有种植体手用扳手与种植体的连接存在一定缺陷,其扳手下端插入种植体内螺道仅2mm,插入部分为三角型,在施力旋入种植体进入种植体窝时,如遇较大阻力时容易发生扳手断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植体手用扳手,能动态、定量观察到种植体在牙槽骨内的就位情况,同时增加了扳手与种植体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操作者施力,且降低了扳手折断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种植体手用扳手,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手柄、防滑层、连杆和插入头,所述连杆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一、环形定位凹槽二、环形定位凹槽三,所述环形定位凹槽一、环形定位凹槽二、环形定位凹槽三之间均间隔1mm,环形定位凹槽三与插入头顶端的距离为4mm,所述插入头设置为六方体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和连杆均设置为圆柱体形,手柄的直径>连杆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设置为两段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滑层表面设置为齿轮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入头设置为正六方体形,所述插入头表面设置有碳化钛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连杆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环形定位凹槽一、环形定位凹槽二、环形定位凹槽三,有助于动态观察种植体在牙龈组织和牙槽骨中的放置部位,使种植体的放置深度及位置精确,提高了非翻瓣种植手术的精准度;
2.环形定位凹槽三与插入头顶端的距离设置为4mm,即插入部分长度为4mm,且插入头设置为六方体形,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与种植体的接触面积,方便操作者施力,同时插入头表面设置为碳化钛涂层,以增加插入头的耐磨性,可降低种植体手用扳手折断的风险;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防滑层,3—连杆,31—环形定位凹槽一,32—环形定位凹槽二,33—环形定位凹槽三,4—插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手柄1、防滑层2、连杆3和插入头4,所述连杆3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一31、环形定位凹槽二32、环形定位凹槽三33,所述环形定位凹槽一31、环形定位凹槽二32、环形定位凹槽三33之间均间隔1mm,环形定位凹槽三33与插入头4顶端的距离为4mm,所述插入头4设置为六方体形。
所述手柄1和连杆3均设置为圆柱体形,手柄1的直径>连杆3的直径。所述手柄1设置为两段式。
所述防滑层2表面设置为齿轮状,其凸凹纹路可以增大与操作者手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所述插入头4设置为正六方体形,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与种植体的接触面积,所述插入头4表面设置有碳化钛涂层,增加了插入头4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非翻瓣种植手术中,将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头4插入种植体开口顶面下方的中央螺道内,此时环形定位凹槽三33与种植体开口顶面平齐,此后,施力将种植体旋入牙槽骨内,当环形定位凹槽三33与牙龈表面平行时,表明种植体与牙龈组织平齐,继续旋入种植体至环形定位凹槽二32与牙龈组织平齐时,表明种植体处于牙龈组织下方1 mm处,再继续旋入种植体至环形定位凹槽一31与牙龈组织平齐时,表明种植体处于牙龈组织下方2 mm处,可根据实际手术需求选择种植体所处位置。
以上所述的插入头4,根据种植体尺寸不同,可设计不同的型号,以满足各类需求。
实用新型的所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5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