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前灯联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9089.0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邱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4/04 | 分类号: | F21V14/04;F21W101/02;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唐超文;贺红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前 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前灯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多车前灯是使用两组以上主灯泡组合设置的,但是这种车灯设置方式并不美观,而且其产生的光效也不能满足特定的需求;为使得车前灯显得更加时尚靓丽并且能够得到特定的光效需求,部分车型的灯泡组之间会采取斜面落差较大的设置方式,但这种设置方式难以使用蜗轮蜗杆等普遍的方式来同时控制各个灯泡组,为生产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控制远光反射机构和近光反射机构转动的车前灯联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前灯联动装置,包括远光反射机构、近光反射机构和可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联动件,该远光反射机构与近光反射机构设于不同的水平和垂直面上,该联动件设于远光反射机构与近光反射机构之间,所述远光反射机构与近光反射机构相邻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联动件上设有置于不同水平和垂直面上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一安装槽联接,以使远光反射机构可绕第一曲柄转动,所述第二曲柄与第二安装槽联接,以使近光反射机构可绕第二曲柄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端部为球状或半球状,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具有弧形腔,该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弧形腔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端部为半球状,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弧形腔分别与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的端部底面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远光反射机构包括远光反射镜和远光调节支架,所述远光反射镜和第一安装槽设于远光调节支架上;所述近光反射机构包括近光反射镜和近光调节支架,所述近光反射镜和第二安装槽设于近光调节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远光调节支架和第一曲柄置于联动件前端,所述近光调节支架和第二曲柄置于联动件后端,该第一安装槽、第一曲柄的设置位置分别低于第二安装槽、第二曲柄的所在位置。
优选的,所述联动件上设有用于接收驱动力的第三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槽内部具有弧形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新的结构替代蜗轮蜗杆等控制结构,使得远光反射机构和近光反射机构的同时转动得以实现。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远光反射机构可绕第一曲柄转动,近光反射机构可绕第二曲柄转动,所以只要控制联动件移动,便能同时对远光反射机构和近光反射机构施加作用力,使得远光反射机构和近光反射机构在该作用力下实现同时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远光反射机构;11、远光反射镜;12、远光调节支架;2、近光反射机构;21、近光反射镜;22、近光调节支架;3、联动件;41、第一安装槽;42、第二安装槽;43、第三安装槽;51、第一曲柄;52、第二曲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前灯联动装置包括远光反射机构1、近光反射机构2和可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联动件3,该远光反射机构1与近光反射机构2设于不同的水平和垂直面上,该联动件3设于远光反射机构1与近光反射机构2之间;其中,所述远光反射机构1设于联动件3的右侧前端,该远光反射机构1包括远光反射镜11和远光调节支架12,该远光反射镜11设于远光调节支架12上,该远光调节支架12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一安装槽41,该第一安装槽41的内部具有弧形腔;所述近光反射机构2设于联动件3的左侧后端,该近光反射机构2包括近光反射镜21和近光调节支架22,该近光反射镜21设于近光调节支架22上,该近光调节支架22的右侧上方设有第二安装槽42,该第二安装槽42的内部具有弧形腔;所述联动件3前端中部设有第一曲柄51,后端上部设有第二曲柄52和内部具有弧形腔的第三安装槽43,所述第一曲柄51和第二曲柄52的端部为半球状,所述第一曲柄51、第二曲柄52分别与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联接,以使得第一曲柄51和第二曲柄52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的弧形腔贴合,且所述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的弧形腔分别与第一曲柄51、第二曲柄52的端部底面之间留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