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020912.0 申请日: 2014-01-14
公开(公告)号: CN203669457U 公开(公告)日: 2014-06-25
发明(设计)人: 吴毓明 申请(专利权)人: 吴毓明
主分类号: E04H9/02 分类号: E04H9/02
代理公司: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李勇
地址: 570311 海南省海口***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地震 避难 逃生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救生保护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波一股分为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的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横波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因此,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建筑物先纵向上下颠簸,等过几秒或十几秒后(间隔时间由该地震地点与震中的距离有关),横波到了,建筑物开始水平前后左右晃,这时,房屋就有可能倒塌,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绝大部分在地震中丧生的人,都是被头上的建筑物砸伤而致死的。因此,纵波与横波间隔的这段时间,被称作地震发生时逃生的“黄金时间”。另外,在地震来临时,由于颠簸与摇晃,人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大大降低,很难来得及庇护。同时一般家庭内均未设置强震发生时所需要的避难求生设备,故在发生地震时,人们在来不及逃出建筑物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就建筑物内现有的设备,寻找较为坚固的梁柱角落躲避或寻找大型家具(如沙发、电冰箱等等)作为遮敝;然而,在真正遇上强烈到连房屋结构均会被破坏而倾倒、倒塌的大型强烈地震时,这种避难方式已无法发挥避难功效了,建筑物一旦倾倒,不但室内家具完全移位,就连建筑物本身的梁柱、钢筋也可能随之断裂、崩落并压在受灾民众身上,而那些大型石块一旦压在受灾民众身上时,若非直接压死灾民也会造成灾民身体极严重的伤害(如砸伤、骨折等);而那些幸运捡回一命的灾民在受伤而无法动弹的情况下受困于层层堆积的瓦砾堆中,却只能默默等待救援,在狭窄又黑暗的空间内及在没有食物和饮水且身体又受伤的情况下,祈祷早日被救难者发现并救出。而那些能在尚未使用大型机械开挖前被及时救出者,虽然身体受伤却也能送往医院救治,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假如有存活数天等待救援却未能被发现的灾民,奇迹股地在瓦砾堆中生存下来时,却难保这些灾民不被在使用大型机具开挖时造成伤害,严重者更造成这些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灾民因此而送命。

所以本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就是在地震纵波与横波间隔的这段黄金时间内,提醒人们尽快做出反应,给人们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降低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单体支撑架、伸缩固定套、底门和铰链,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每个凸起位置安装单体支撑架,伸缩固定套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和底门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连接,使伸缩固定套伸缩或固定。

所述底门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内腔单向打开。

所述单体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单体支撑架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

还包括角套,所述角套安装在铰链的外围。用于保护铰链,同时使该装置更加美观。

所述伸缩固定套内腔设有筒状袋,用于存放等待救援期间所需水、饼干、GPS信号源以及荧光手电筒等求生物品。

所述伸缩固定套为硅胶、布或塑料制成。

所述顶盖、单体支撑架和底门为铁或钢制成。

当地震发生时,把地震避难逃生装置放在最靠近自己的大型家具边上,然后逃生进去避难,这样就形成双重保护作用,最大限度实现逃生效果。因为其造型为三角型,可伸缩,体积小,更适合放在家庭的任何角落。

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抗砸,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搬运、存放和使用方便,能有效的保证地震时人员的安全,降低震灾的危险,并延长保护时间以等待救援,提离避难者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含角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使用前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使用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顶盖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单体支撑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伸缩固定套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底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铰链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角套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单体支撑架;3、伸缩固定套;4、底门;5、铰链;6、角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毓明,未经吴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0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