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3101.0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座椅调节装置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靠背解锁和滑轨解锁。如图1和图2所示,靠背解锁机构主要组成机构包括扣手1、拉线2、拔片3和旋转销4。其中拉线2的两端分别与扣手1和拔片3连接,旋转销4和拔片3连接在一起,当用手扣动扣手1时,拉线2能使拔片3带动旋转销4转动,旋转销4转动的同时就带动与之相连的调角器内部核心件解锁,从而使靠背得以解锁。如图3所示,滑轨解锁主要包括压板12、铆钉13、锁销14、压板旋转销15、弹片16、拉杆连接板17和解锁拉杆18。压板12的一端通过铆钉13连接着锁销14,压板12的中间通过压板旋转销15连接着弹片16,且压板12可绕压板旋转销15转动,压板12的另一端通过拉杆连接板17连接着解锁拉杆18,其中弹片16与上滑轨铆接在一起,整个机构可随上滑轨的前后调节而移动。且弹片16在自然状态下是将压板12往上顶的。当用手往上提拉解锁拉杆18时,压板12绕压板旋转销15转动,从而使锁销14往下运动,当锁销14运动到脱离上、下滑轨的滑齿时,则实现了滑轨的解锁。此种汽车座椅调节机构,需要先对靠背(或滑轨)解锁,再对滑轨(或靠背)解锁,使操作非常不方便。因此,该调节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给乘员带来很不方便的驾乘感受,尤其是对有三排座椅的中排座椅,会严重影响操作的便利性,不便于乘员进出第三排座位。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的新的汽车座椅调节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机构,以实现一键式解锁,提高操作的简便性。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机构,包括靠背解锁组件和滑轨解锁组件,所述靠背解锁组件包括扣手、拉线、调角器、旋转销和拨片,扣手设置在靠背上,靠背下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靠背连接板,扣手与拉线的一端连接,拉线的另一端与拨片连接,拨片与旋转销连接,旋转销与调角器连接,调角器设置在其中一个靠背连接板上,扳动扣手,拉线通过拨片带动旋转销转动,旋转销转动可使调角器解锁,靠背连接板可绕旋转销转动;
在另一靠背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凸块;
所述滑轨解锁组件包括第一滑轨解锁子组件、第二滑轨解锁子组件以及联动组件,第一滑轨解锁子组件、第二滑轨解锁子组件分别固定在两侧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且第一滑轨解锁子组件与调角器同侧,第二滑轨解锁子组件与凸块同侧;所述联动组件分别与第一滑轨解锁子组件、第二滑轨解锁子组件连接,当靠背连接板绕旋转销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凸块可推动第二滑轨解锁子组件至解锁位置,并通过联动组件将第一滑轨解锁子组件带动至解锁位置,使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与下滑轨可相对滑动。
所述第二滑轨解锁子组件包括第一铰链、第一转轴、铰链连接板、第二铰链、第二转轴、回位弹簧、压板、压板旋转销、锁销和弹片;第一铰链的上端位于所述凸块的后侧并可与凸块配合,第一铰链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固定在座垫侧板上,座垫侧板固定在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第一铰链的下端与铰链连接板的上端铰接,铰链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二铰链的下端铰接,第二铰链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固定在座垫侧板上,第二铰链的上端连接有一压块销轴,回位弹簧套在第二转轴上,且回位弹簧的一端作为在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滑轨组件的下滑轨上;压板的中部通过压板旋转销与弹片的前端连接,且压板可绕压板旋转销转动,压板与弹片连接后的总成件通过弹片的前端与滑轨组件的上滑轨焊接,压板的后端通过铆钉与锁销连接,弹片的后端抵紧在压板后部的底面,使锁销位于上、下滑轨的滑齿中。
所述第一滑轨解锁子组件包括弹簧、弹簧连接块、弹簧固定块、压板、压板旋转销、锁销和弹片;弹簧固定块焊接在座椅安装支架上,弹簧连接块焊接在座垫侧板上,座垫侧板固定在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块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连接块上,压板的中部通过压板旋转销与弹片的前端连接,且压板可绕压板旋转销转动,压板与弹片连接后的总成件通过弹片的前端与滑轨组件的上滑轨焊接,压板的后端通过铆钉与锁销连接,弹片的后端抵紧在压板后部的底面,使锁销位于上、下滑轨的滑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3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趣味儿童座椅
- 下一篇:太阳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