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短纤纺丝方式制备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5998.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东;赖明毅;黄坤山;蔡筱蕲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隆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258 | 分类号: | D04H1/4258;D04H1/4334;D04H1/4374;D04H1/492;D04H5/03;D04H5/08;D04H5/00;D04H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纺丝 方式 制备 具有 吸湿 转移性 织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短纤纺丝方式制备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的方法,其属于纺织品制造的领域, 且为不必依赖使用石油及其衍生品为原料,以及生产过程不会产生高碳排放的环保制程,依该方法所制 得的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因具有生质聚酰胺6,10纤维与天然纤维素纤维复合成型的双面结构,而具 有提高不织布中疏水层产生拨水性及吸湿转移的功效。
背景技术
由于不织布(Non-woven,又称为非织物),较传统的织物拥有更好的材料特性,且生产过程更为精简, 从原料到成品更是一气呵成,不必如传统织物,须经过繁琐的加工过程,故可节省生产时间及生产成本, 而不织布具有轻量、高透气、吸湿、保湿及防尘等特性,因此也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民生、工业、 医药、交通等各行各业之中,尤其近10年运用不织布的吸水性与防水性,来制作具有吸湿排汗的布料及 衣服更成为主流,而目前市面上贩售具有吸水性与防水性的布料,大都是由一层具有吸水性的聚酯纤维 不织布、缧萦(Rayon)纤维不织布、天然棉布、天然麻布等材料制成的吸水层,及由一层具有防水性的聚 乙烯纤维制成的防水层结合而成,其生产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粘胶粘合的方式,将前述其中之一 种材料制成的吸水层不织布与聚乙烯防水层不织布相接合在一起而成,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该吸水层与 防水层之间会形成有一胶膜层,反而影响整体不织布吸水性或透气性的表现;第二种则是采用将前述其 中之一种材料制成的吸水层不织布与聚乙烯防水层不织布相迭合后,再于其周边上以车缝或热胶粘合来 彼此结合而成,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该吸水层不织布与防水层不织布之间会产生滑动,而会使得其机械 强度不足外,更容易在摩擦的过程中不断地造成滑动导致产生破损的结果,此外,由于聚酯纤维或聚乙 烯纤维等人造纤维的原料,均是高度依赖来自石油及其衍生品,故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高碳排放造成 温室气体的累积,且石油资源也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其经使用后的聚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等人 造纤维,也因无法自然分解,而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因此,如何在生产具有吸水性与防水性不织布的过程中,以不会产生高碳排放及符合环保的方法来 达成,并使不织布产品兼具高度吸湿转移的功效,便成为迫切急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短纤纺丝方式制备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的方法,其技术不必依赖使用石油及 其衍生品为原料,以及生产过程不会产生高碳排放的环保制程,依该方法所制得的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 布,因具有生质聚酰胺6,10纤维与天然纤维素纤维复合成型的双面结构,而具有提高不织布中疏水层产 生拨水性及吸湿转移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隆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隆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5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成网机
- 下一篇:一种防脱散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