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层汇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1983.8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心争;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F3/04;E03C1/28;E03C1/29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将粪便、污水和其他废水汇 集在一起,并且有共用水封阻隔的同层汇合器。
背景技术
卫生间传统的下排水方式将上层住户卫生间的排水管道布置在下层住 户的顶部,使得私有住宅完整性缺乏界定,维护检修以及地面渗漏等经常 造成邻里纠纷。
建筑同层排水是一项卫生间内洁具的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支管不穿越楼 板,在同层解决排水管道连接、铺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专用技术。
其具有建筑美观、排水管道暗敷、卫生间布置灵活、楼板无需预留孔 洞,便与维修、排水噪声小、不干扰下层住户,安全可靠、无渗漏隐患、 无排水管冷凝水下滴等优点。
同层排水主要有假墙法、降板法、集水式三种,该技术相比隔层排水 主要解决了管道本层维修及管道所有权,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必穿越楼板, 从而减少渗漏的机会,同时也减少了对下层用户噪音的污染;其中,降板 法同层排水管的横支管铺设在楼板下沉空间内,各卫生器具的排水管汇流 入横支管后,通过顺水三通排放入立管,由于浴缸、地漏等存水弯各自单 独设置,埋在地下,一般卫生间楼板下沉350mm左右,同时,地漏由于水 封储水量少,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而使臭气经常外溢。虽然目前有多通道地 漏等产品具有共用水封结构,也可以使水封经常得到补充,防止干涸,但 其功能以地漏为主,其位置要根据地漏排布需要而设,且水封一般都是隔 板式或钟罩式结构,很容易堵塞,当堵塞时要把上面的盖子拿掉后清通, 由于其结构复杂,一般的清通工具操作困难且效果不好,而且,当卫生间 有渗漏水发生时,卫生间地下的降板层就成了污水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存水弯 里的水封干涸,避免臭气外溢的同层汇合器。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内部有水封,与立管相连接,具有这样的 特征,包括:主体、直插弯头、第一直插三通以及第二直插三通,其中, 主体,具有:包含弯头通孔、第一三通通孔、第二三通通孔的上层部、与 上层部相嵌合,与立管想连接的下层部,下层部的内侧设置有存水弯和隔 板,直插弯头,一端插入弯头通孔中,与下层部相连通,第一直插三通, 一端插入第一三通通孔中,与下层部相连通,第二直插三通,一端插入第 二三通通孔中,与下层部相连通,存水弯效防止存水封干涸,避免了臭气 外溢,隔板将弯头通孔、第一三通通孔一并与第二三通通孔相隔离。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直插弯头与弯 头通孔、第一直插三通与第一三通通孔、第二直插三通与第二三通通孔均 为承插式连接,可更具需要转动直插弯头、第一直插三通、第二直插三通 的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直插弯头的外 侧设置有集水器入口。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直插弯头具有 一个弯头承口和一个弯头插口。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三通通孔 具有一个第一插口和两个第一承口。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二三通通孔 具有一个第二插口和两个第二承口。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弯头承口和弯 头插口的直径分别为50毫米。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插口的直 径为35毫米,两个第一承口的直径均为50毫米。
本发明提供的同层汇合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二插口的直 径为70毫米,两个第二承口的直径均为110毫米。
发明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同层汇合器,通过直插弯头、第一直插三通以及第 二直插三通将粪便、污水和其他废水汇集到主体中,排入与主体相连通的 立管中,主体内部一侧设置的存水弯,有效防止存水弯里的水封干涸,避 免了臭气外溢,可以收集降板层内的渗漏水。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同层汇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同层汇合器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同层汇合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同层汇合器的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同层汇合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辊闸机转盘
- 下一篇:一种拉珠外遮阳一体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