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窑振动集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5654.6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0 | 分类号: | F27B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25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振动 集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尤其涉及收集炼铁高炉烟道灰、炼锌尾渣等制备次氧化锌残余的铁渣等原料。
背景技术
随着活性氧化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冶炼铜、锌中产生的次氧化锌资源的不断减少。有些厂家开始采用价格更低廉的炼铁高炉灰生产次氧化锌,炼铁高炉灰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铁和锰(铁含量一般为25%、锰含量一般为0.3%)。现有技术中,在除去原料中的铁和猛时,所形成的铁渣没有专门的集料装置,随意放置,不利于对资源的后续利用。
同时,存在铁渣在回转窑内堆积的现象,不方便排出,增加了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回收资源,方便排出铁渣的回转窑振动集料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回转窑包括转窑本体和窑头罩体,所述转窑本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振动集料装置包括集料仓、传输带和振动机构,所述集料仓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传输带设在所述集料仓的下方;所述集料仓设在所述转窑本体的出料口下方,所述传输带设在所述集料仓的下方;
所述振动机构包括一对支撑垫、一对弹簧、一振锤和一防振垫,所述一对支撑垫分别设在所述转窑本体的表面,所述防振垫设在所述一对支撑垫中间,所述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垫和振锤,使得所述振锤位于所述一对支撑垫中间、且对应所述防振垫。
所述集料仓的仓口均布设有若干栅杆,所述栅杆与转窑本体轴线的朝向一致。
所述栅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所述振动机构均布设在所述转窑本体的表面。
本发明在转窑本体的下方设置集料装置,有效的将残余的铁渣收集,便于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出售或加工。在转窑本体的表面设置振动机构,使得转窑本体在工作时,通过振动避免物料等堆积;同时,便于后期的排出。
回转窑出料口在完成加工时,排出铁渣等,然后通过集料仓、传输带便于统一集中;在集料仓的上部均布设有栅杆,为了避免体积较大的铁渣掺杂,方便分类。本发明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转窑本体,11是进料口,12是出料口,2是窑头罩体,3是车轮,4是集料装置,40是栅杆,41是连接杆,42是集料仓,5是传输带,6是水平支架,7是振动机构,71是支撑垫,72是弹簧,73是振锤,74防振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3所示,所述回转窑包括转窑本体1和窑头罩体2,所述转窑本体1设在水平支架6上;所述转窑本体1具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振动集料装置4包括集料仓42、传输带5和振动机构7,所述集料仓42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传输带5设在所述集料仓42的下方所述集料仓设在所述转窑本体的出料口下方,所述传输带设在所述集料仓的下方;
如图3所示,所述振动机构7包括一对支撑垫71、一对弹簧72、一振锤73和一防振垫74,所述一对支撑垫71分别设在所述转窑本体1的表面,所述防振垫74设在所述一对支撑垫71中间,所述弹簧72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垫71和振锤73,使得所述振锤位于所述一对支撑垫中间、且对应所述防振垫。
转窑本体在旋转过程中,使得振锤在弹簧的作用下,不断撞击防振垫(避免破坏转窑本体),起到冲击转窑本体的目的,避免了物料在转窑本体内的堆积。
在工作中,转窑本体出料口12设有窑头罩体2,窑头罩体2的下部设有车轮3,方便快速的实现与转窑本体1的开合。
所述集料仓42的仓口均布设有若干栅杆40,所述栅杆40与转窑本体1轴线的朝向一致。设置栅杆40,实现了将较大体积的铁渣隔离;在栅杆40的中部还设置了连接杆41,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栅杆4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容易将铁渣向外隔离。
所述振动机构均布设在所述转窑本体的表面。
本发明在工作时,从出料口12出料,经集料仓42,过滤较大的铁渣,然后通过传输带5收集,便于集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5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低温蓄热体元件
- 下一篇:尾热回收式惯性捕尘蒸汽平板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