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调制冷领域的冷水机组、工作方法及制冷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9664.1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5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松;刘剑;张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调 制冷 领域 冷水机组 工作 方法 制冷剂 | ||
1.一种用于空调制冷领域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该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储液器(3)、干燥过滤器(4)、视液镜(5)、电子膨胀阀(6)、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调节阀(9)、冷却水泵(10)、第一冷冻水泵(11)、第二冷冻水泵(12)、三通阀(13)和制冷剂;
压缩机(1)的出口端与冷凝器(2)的第一入口端连接,冷凝器(2)的第一出口端与储液器(3)的入口端连接,冷凝器(2)的第二入口端与冷却水管道连接,冷凝器(2)的第二出口端与冷却水泵(10)的入口端连接;储液器(3)的出口端与干燥过滤器(4)的入口端连接,干燥过滤器(4)的出口端与视液镜(5)的入口端连接,视液镜(5)的出口端与电子膨胀阀(6)的入口端连接,电子膨胀阀(6)的出口端与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的第一入口端连接,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的第一出口端、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的第一入口端和电子膨胀阀(6)的出口端分别连接在三通阀(13)的三个阀口上,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的第一出口端与压缩机(1)的入口端连接;第二冷冻水泵(12)的出口端与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的第二入口端连接,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的第二出口端通过串并联阀门机构与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的第二入口端连接,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的第二出口端与第一冷冻水泵(11)的入口端连接;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的蒸发温度低于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的蒸发温度;制冷剂位于冷水机组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为具有大滑移温度的非共沸制冷剂,所述的大滑移温度是指制冷剂蒸发过程中滑移温度大于或等于1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并联阀门机构包括第一截止阀(14)、第二截止阀(15)、第三截止阀(16)和第四截止阀(17),第一截止阀(14)、第二截止阀(15)、第三截止阀(16)和第四截止阀(17)顺序连接在一个环形管道上,且第一截止阀(14)和第二截止阀(15)之间管道与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一截止阀(14)和第四截止阀(17)之间管道与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的第二入口端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阀(9),调节阀(9)连接在电子膨胀阀(6)和三通阀(13)之间的管路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1)为变频压缩机或者定频压缩机,第一冷冻水泵(11)、第二冷冻水泵(12)和冷却水泵(10)均采用变流量水泵。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利用压缩机(1)将制冷剂压缩,然后将制冷剂排入冷凝器(2)中进行冷凝,随后将制冷剂依次经过储液罐(3)、干燥过滤器(4)、视液镜(5)后,利用电子膨胀阀(6)对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接着,制冷剂分为主路和旁路两路进行流动,主路中,将制冷剂排入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中,与冷冻水进行换热,制冷剂吸热蒸发,同时冷冻水温度降低,制取低温冷冻水;旁路中,电子膨胀阀(6)节流后的制冷剂与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第一出口端输出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中,与冷冻水进行换热,制冷剂吸热蒸发,同时冷冻水温度降低,制取高温冷冻水,制冷剂在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中完全蒸发后,被压缩机(1)吸入压缩;以此循环,直至停机工作。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水机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套管式蒸发器(7)制取的低温冷冻水的温度区间在5℃~9℃之间,通过第二套管式蒸发器(8)制取的高温冷冻水的温度区间在13℃~17℃之间。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组的制冷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剂由二氟甲烷与1,1,1,3,3,3-六氟丙烷混合工质组成,由1,1,1,2,3,3-六氟丙烷与1,1,1-三氟乙烷混合工质组成,由二氟甲烷与1,1,1,2,3,3-六氟丙烷混合工质组成,或者由1,1,1,3,3,3-六氟丙烷与1,1,1-三氟乙烷混合工质组成。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氟甲烷与1,1,1,3,3,3-六氟丙烷混合工质中,二氟甲烷的质量浓度为45%~75%,1,1,1,3,3,3-六氟丙烷的质量浓度为55%~25%,两者质量浓度之和为100%;
所述的1,1,1,2,3,3-六氟丙烷与1,1,1-三氟乙烷混合工质中,1,1,1-三氟乙烷的质量浓度为55%~80%,1,1,1,2,3,3-六氟丙烷的质量浓度为45%~20%,两者质量浓度之和为100%;
所述的二氟甲烷与1,1,1,2,3,3-六氟丙烷混合工质中,二氟甲烷的质量浓度为60%~80%,1,1,1,2,3,3-六氟丙烷的质量浓度为40%~20%,两者质量浓度之和等于100%;
所述的1,1,1,3,3,3-六氟丙烷与1,1,1-三氟乙烷混合工质中,1,1,1,3,3,3-六氟丙烷的质量浓度为70%~30%,1,1,1-三氟乙烷的质量浓度为30%~70%,两者质量浓度之和等于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96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豆沙羹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复合糙米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