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4-二(4-羟基苯酰基)苯及聚醚酮醚酮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6404.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岳喜贵;刘志;方基永;李云蹊;姜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83 | 分类号: | C07C49/83;C07C45/54;C08G8/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苯酰基 聚醚酮醚酮酮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1,4-二(4-羟基苯酰基)苯单体的方法以及由1,4-二(4-羟基苯酰基)苯单体制备聚醚酮醚酮酮共聚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英国ICI公司的Rose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亲核缩聚反应成功开发出高分子量聚醚醚酮(PEEK),并于80年代初期将其商品化。目前,其在电子电器、机械仪表、交通运输及宇航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聚芳醚酮聚合物。ICI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聚醚醚酮(PEEK),少量生产聚醚酮(PE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树脂原为BASF公司研制,采用亲电路线,产品性能低,枝化严重,试运行后放弃。目前国际上主要为英国Victrex公司采用亲核路线生产,产品性能与加工条件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其单体价格昂贵,因而聚合物价格居高不下,销量较低。
结构式如上所示的1,4-二(4-羟基苯酰基)苯单体可用于制备聚醚酮醚酮酮。目前报道的该单体的合成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利用卤代烃1,4-二(4-氯苯酰基)苯水解,该种方法原料价格贵;另一种为利用酯类的重排反应,即利用Fries重排反应。该种方法有一个很重要的难点,即生成酯的溶解性较差,使重排反应无法顺利进行。文献报道的重排反应方法有二种,其一是首先将酯与催化剂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熔融态反应,不用溶解,该种方法,产率低,因而没有工业化[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38年60卷2283页]。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氯苯作为溶剂,六氟丙磺酸作为溶剂催化剂进行反应,该种方法,产率高,反应速度快。但是,六氟丙磺酸价格昂贵,腐蚀性强,易挥发,因而该种方法也无法工业化生产[DE19893936399]。
终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价格低廉、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制备1,4-二(4-羟基苯酰基)苯单体。所以,目前该单体在市场上没有销售商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1,4-二(4-羟基苯酰基)苯单体的方法,并同时提供一种将该单体用于制备聚醚酮醚酮酮共聚物树脂的方法。本发明经过试验摸索,寻找到了合适的溶剂硝基苯和四氯乙烷和催化剂三氯化铝进行Fries重排反应,解决了单体难溶解于常用的氯苯,硝基苯,氯仿等常用重排试剂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单体的合成反应式如下:
其步骤如下:
(1)氮气条件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加入摩尔比为1.1~1.3:1的氢氧化钠和苯酚,搅拌直至二者全部溶解;再在40~50℃条件下缓慢加入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与苯酚的用量摩尔比为1:2.2~6;升温至70~80℃反应0.5~4小时,然后过滤,将滤饼用水洗至中性后于80~90℃下烘干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再用N,N-二甲基甲酰胺重结晶,得到对苯二甲酰二苯酯白色晶体;
(2)氮气条件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硝基苯和四氯乙烷,将三氯化铝以及步骤(1)合成的对苯二甲酰二苯酯加入到该混合溶剂中,对苯二甲酰二苯酯和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2;再将反应体系缓慢升温至110~130℃,反应3~6小时后降温至室温;然后将反应液倾入到盐酸水溶液中,将析出的固体过滤,将所得滤饼再次加入到盐酸水溶液中浸泡2~3小时后过滤,用水洗涤固体产物至滤液呈中性;最后用N,N-二甲基甲酰胺对滤饼重结晶,活性炭为脱色剂,从而得到1,4-二(4-羟基苯酰基)苯。
进一步,步骤(1)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9:1,溶液中苯酚的质量浓度为5%~25%。
步骤(2)中硝基苯和四氯乙烷的体积比为1~9:1,对苯二甲酰二苯酯和混合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45mL,盐酸水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5~8。
更进一步,步骤(2)中对苯二甲酰二苯酯与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6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