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8076.1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用民;胡丽莎;严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A41D31/00;D04B1/14;D06B3/18;D06C7/02;D06M13/18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杨柳林 |
地址: | 4300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安全 吸湿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
它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编织而成,其中:第一纱线为纯棉纤维纱线或者为棉纤维型混纺纱线,所述棉纤维型混纺纱线为棉纤维与麻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混纺而成的纱线;
第二纱线为导入了纳米银离子的非圆形截面的改性聚酯纤维纱线或者非圆形截面的改性聚酯纤维型混纺纱线,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型混纺纱线为导入了纳米银离子的改性聚酯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
第三纱线为聚氨酯纤维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为内表层、中间层和外表层构成的三层结构,其中,所述内表层和外表层由第一纱线编织构成,所述中间层由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编织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型混纺纱线中,棉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90%;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型混纺纱线中,导入了纳米银离子的改性聚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形截面为十字截面、Y型截面或∞型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密度是第二纱线线密度的1.4~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中的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均为通过化学改性接枝共聚的方法引入了亲水基团的纤维,用于增强纤维的亲水性能;所述第二纱线中的改性聚酯纤维为通过化学改性接枝共聚的方法引入了亲水基团的纤维,用于增强纤维的亲水性能。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设计的面料选择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原料;
2)将原料上机织造,织造时为后道工序的开幅定型预留好剖幅线,得到面料毛坯;
3)将检验合格的面料毛坯装入布车,接疋成连续绳状;
4)根据配缸的待染面料毛坯重量和浴比给染缸进水,待染面料毛坯进缸;
5)对进缸好的待染面料毛坯用前处理液进行染整前处理,然后后洗净得到面料半成品;所述染整前处理的温度为95~100℃,保温时间为45~60min;
6)采用染色液对染整前处理好的面料半成品中改性聚酯纤维进行染色;
7)将染好色后的面料半成品出缸沿剖幅线进行湿开幅,然后上定型机经过轧槽过水和轧车轧余预定型,预定型采用一浸一轧,轧余率为60~80%,预定型温度为165~185℃,车速为15~25m/min,超喂布料量为15~40%;
8)将预定型好的面料半成品再进缸,采用还原清洗液进行还原清洗,还原清洗的温度为85~100℃、保温时间为15~30min;
9)对面料半成品进水热洗,所述热洗温度控制为85~98℃、保温时间控制为10~20min,洗净后,再进水冷洗10~20min;
10)对面料半成品的其他纤维进行再次染色后洗净;
11)对面料半成品采用稀酸液进行酸洗10~20min;
12)对面料半成品上吸湿排汗剂和上亲水性软油精;
13)对面料半成品出缸理布并烘干;
14)对烘干好的面料半成品上定型机经过轧槽过轧液和轧车轧余复定型,得到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光坯;复定型采用一浸一轧,轧余率为60~80%,复定型温度为125~145℃,车速为15~25m/min,超喂布料量为25~50%;所述轧液中各组分含量为:醋酸0.5~1g/L,吸湿排汗剂含量为10~20g/L,亲水性软油精含量为30~50g/L;
15)将所得面料光坯全检成卷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80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灵芝孢子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豆蒜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