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炼钢化渣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6121.0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华;汪平刚;华洲连;刘思;李亚光;焦立新;万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炼钢 化渣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炼钢化渣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渣是含有7-10%左右的铁质资源,为了更好地提取钢渣中的含铁资源,我国很多企业采取湿法水洗球磨的工艺处理含铁资源相对较高的钢渣。钢渣水洗球磨尾泥就是采取湿法水洗球磨工艺提取金属铁后残留的渣泥。钢渣水洗球磨尾泥细度小、易渗水,饱和含水率约为30%。由于钢渣具有一定的胶凝性,因此钢渣水洗球磨尾泥难以脱水,干燥后又容易板结,从而导致难以运输和堆放,严重污染了生产现场;且由于钢渣水洗球磨尾泥是在对钢渣进行磁选重选后产生的,因此尾泥中的金属铁含量较低,而Fe主要以Fe2O3和FeO的形式存在,虽然尾泥铁品位并不高,但是其中的FeO含量达到了10%左右,是宝贵的可再利用资源;而传统技术中,如何对钢渣水洗球磨尾泥中的FeO加以利用,以解决水洗球磨尾泥的堆存、难利用,一直是现阶段冶金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中所存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炼钢化渣剂的方法,该方法选用钢渣水洗球磨尾泥作为炼钢化渣剂的生产原材料,对钢渣水洗球磨尾泥进行再利用,解决了钢渣水洗球磨尾泥堆存、难利用,进而严重污染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炼钢化渣剂的方法,选用钢渣水洗球磨尾泥作为所述炼钢化渣剂的生产原材料,对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进行再利用,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进行脱水处理;分别将脱水处理后的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氧化铁皮及除尘灰进行研磨处理;将研磨处理后的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所述氧化铁皮及所述除尘灰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并在混合搅拌过程中加入粘结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以及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加热烘干处理,形成所述炼钢化渣剂。
进一步地,所述将混合物进行加热烘干处理,形成所述炼钢化渣剂包括:将所述混合物制造成球团;加热所述球团的温度至60-70℃;将温度为60-70℃的所述球团进行烘干处理,形成所述炼钢化渣剂。
进一步地,所述将研磨处理后的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所述氧化铁皮及所述除尘灰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具体包括: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与所述氧化铁皮的质量比范围是5:36至10:28;以及,所述氧化铁皮与所述除尘灰的质量比范围是28:15至36:6;以及,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与所述除尘灰的质量比范围是5:15至10:28。
进一步地,所述将研磨处理后的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所述氧化铁皮及所述除尘灰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并在混合搅拌过程中加入粘结剂具体包括: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与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范围是5:10至10:3;以及,所述氧化铁皮与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范围是28:10至36:3;以及,所述除尘灰与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范围是6:10至15:3。
进一步地,将脱水处理后的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氧化铁皮及除尘灰进行研磨处理后,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所述氧化铁皮及所述除尘灰的平均粒径为30-56um。
进一步地,所述将温度为60-70℃的所述球团进行烘干处理中,烘干温度为200-300℃,烘干时间为90-110min。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铁皮是在粗钢坯锻造和热轧热加工过程中,由钢铁和空气中的氧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所述氧化铁皮中各组份质量百分比为:TFe,72-76%;SiO2,3-5%;CaO,5-6%;P,0.04-0.07%;S,0.08-0.1%。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灰中各组份质量百分比为:TFe,28-35%;C,25-33%;CaO,7.5-9.7%;SiO2,4.5-6%;MgO,1.2-1.8%;Al2O3,2.4-3.8%。
进一步地,所述钢渣水洗球磨尾泥中各组份质量百分比为:TFe,10-15%;SiO2,11-15%;CaO,45-55%;P,0.02-0.06%;S,0.08-0.25%;Al2O3,3.5-5.6%。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膨润土、普通硅酸盐水泥及水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6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切割变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