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0793.4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庄燕;蔡东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异色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双面异色织物大多是通过采用粘合剂将两块颜色不相同的面料贴合在一起而得到的,这样的织物虽然两面颜色互不干扰、全异色效果较好,但存在贴合耐久性差、易剥离、手感偏硬的缺点,导致成品服装的穿着性变差;并且由于使用了粘合剂,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成本相对也有所提高。
对此,为了解决贴合面料的分层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人提出通过采用接结双层组织设计来获得双面异色织物,如专利CN203353750U公开的一种接结双层新型面料,通过织物组织结构将表层与里层紧密结合为一体,表里层颜色花型可以不一样,事实上当表层、里层的颜色不同时,无论是采用表层经纱接里层纬纱还是里层经纱接表层纬纱,表层和里层两个面上都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接结经组织点或接结纬组织点,特别是如果基础组织选择不合适、接结点放置位置不当或者织物的紧度不够的话,都会使这些不同颜色的接结点外露,从而影响织物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柔软且表里层具有完全异色外观效果的双面织物,其生产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环保。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的双面织物,该织物由表层、里层和中间层组成,其中中间层由经纬纱交织而成,其经纱与表层连接、纬纱与里层连接,或者其纬纱与表层连接、经纱与里层连接,通过中间层纱线交织连接表里层。
表层纱线和里层纱线具有异色效果,异色效果通过采用不同颜色的色纱或不同染色性能的纱线获得。
采用经纱与表层连接、纬纱与里层连接时,中间层的经纱颜色同表层纱线、纬纱颜色同里层纱线,同时中间层的纬纱至少部分在经纱上面。
采用纬纱与表层连接、经纱与里层连接时,中间层的经纱颜色同里层纱线、纬纱颜色同表层纱线,同时中间层的经纱至少部分在纬纱上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解决了接结双层组织设计的双面异色织物的接结点外露的问题,生产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环保,所得双面织物手感柔软、表里层具有完全异色的外观效果,适合各种用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面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表层,b为里层,c为中间层。
图2为实施例4的组织图,其中1为表经纬,2为里经纬,3为中间层经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双面织物,由表层、里层和中间层组成,这三层分别由独立的经纱和纬纱系统构成。
表经和表纬按一定的组织规律交织构成织物的表层,里经和里纬按一定的组织规律交织构成织物的里层。
而起连接作用的中间层的经纱则按一定的组织规律和表层纬纱交织,纬纱按一定的组织规律和里层经纱交织,或者纬纱按一定的组织规律和表层经纱交织、经纱按一定的组织规律和里层纬纱交织。其交织的频率低于表经和表纬的交织频率以及里经和里纬的交织频率。这样的设计不仅获得了良好的连接性,降低了接结点外露的可能性,而且降低了面料的刚软度,提高了手感柔软度。为了不破坏表层组织或里层组织的完整性,这些起连接作用的交织点优选配置在表层或里层的同向组织点旁。分别和表层或里层交织后的中间层经纱和中间层纬纱再通过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三者形成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织物。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一定的组织规律是指织物的组织,如平纹、斜纹、缎纹等三原组织或它们的变化组织,根据不同的表面感、风格和最终服用性,表层和里层采用的组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提高生产性,降低面料成本,优选6个以下的组织循环,且表里层的组织循环数相同或是组织循环数为倍数关系。
由于采用的是特定的连接方式,组织接结点不易外露,不会影响表里层的异色效果,因而对纱线纤度、织造密度、织物覆盖系数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用途任意选择。
表层和里层的纱线具有异色效果,异色效果通过采用色纱或者不同染色性能的纱线来获得。
纱线的纤维原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所选用的纤维原料不受限制,可以是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等化学纤维,也可以是粘胶、天丝、竹纤维、蛋白质纤维等再生纤维,还可以是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双面织物的纤维原料可以是上述纤维原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匹染织物可以选择普通涤纶和阳离子可染涤纶、尼龙和粘胶、棉和涤纶、棉和尼龙、棉和涤棉混纺等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0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羊绒涤纶面料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提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