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1092.0 | 申请日: | 2014-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安国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D04C1/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8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收网装置。
背景技术
渔网在编织机上编织好以后,两侧均穿有鱼线,生产人员在收网时,通过收卷鱼线使渔网集中在一起,以便整理渔网。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收网工作均是由人工完成,人工收网方式如下:在收网时,先将渔网缠绕在滚筒上,一人负责收卷渔网两侧边上穿的鱼线,另一人负责将鱼线之间的渔网有规律地摆放收集。然而对于较大的渔网,收网工作将变得比较困难,且渔网易打结,收卷难度大,效率低,费时费力,为适应现代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人们需要一种能快速对渔网进行收起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网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收网装置,包括侧基板,所述侧基板左侧设有转板,所述转板可在侧基板上转动,所述转板左侧通过铰接的方式设有左半柱,转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半柱,所述左半柱与右半柱之间设有压簧,左半柱与右半柱的外表面均为弧面,以便渔网的缠绕固定,所述左半柱外端面设有左握紧把手,所述右半柱外端面设有右握紧把手。
在使用时,由于左半柱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转板上,可将左握紧把手和右握紧把手拉近,使左半柱抵消压簧的弹力向右半柱靠近,从而减小左半柱和右半柱外端的距离,以便渔网可套在左半柱和右半柱上,松开握紧把手后,左半柱在压簧的作用下张开,从而将渔网张紧固定在左半柱和右半柱的弧面上。
所述侧基板中部下侧设有托板,所述托板可用于放置从左半柱和右半柱上散开的渔网,所述托板上围有护栏,所述护栏可防止在抽拉渔网的纲绳时渔网向右移动,从而将渔网集中限定在托板右侧的护栏以内,所述侧基板右侧设有收卷纲绳的转筒,所述转筒可在侧基板上转动,转筒的外表面为弧面,以便容纳纲绳,转筒的外端设有用于转动转筒的转动把手。
所述转筒的左上侧设有合线筒,由于渔网上共有两条纲绳,且别分对应分布在渔网的左、右两边缘上,合线筒可将两条纲绳在缠绕于转筒上之前合并在一起,方便转筒缠绕纲绳。
所述护栏为L型,且护栏位于托板的右侧,当收网时,渔网从托板左侧被拉向托板右侧的护栏内,在托板右侧的护栏阻挡下,渔网停止向右滑动,并次序堆积。
所述左握紧把手与右握紧把手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cm,左握紧把手与右握紧把手之间的距离超过10cm将不利于成年人采用单手同时对左握紧把手和右握紧把手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效代替了人工收卷渔网两侧边上穿有的鱼线,将现有技术中多人配合进行的工作进行了缩减,减少了劳动占用的空间,节省了人力成本,且只需要转动卷筒即可将鱼线收卷,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护栏的阻挡作用下,从左半柱和右半柱上散开的渔网将集中有序堆叠在托板上,不需要操作人员为防止渔网杂乱堆积而反复整理渔网,减少了渔网打结的机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收网装置,包括侧基板1,所述侧基板1左侧设有转板2,所述转板2可在侧基板1上转动,所述转板2左侧通过铰接的方式设有左半柱3,转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半柱4,所述左半柱3与右半柱4之间设有压簧6,左半柱3与右半柱4的外表面均为弧面,以便渔网的缠绕固定,所述左半柱3外端面设有左握紧把手5a,所述右半柱4外端面设有右握紧把手5b。
在使用时,由于左半柱3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转板2上,可将左握紧把手5a和右握紧把手5b拉近,使左半柱3抵消压簧6的弹力向右半柱4靠近,从而减小左半柱3和右半柱4共同形成的柱体的外端直径,以便渔网可套在左半柱3和右半柱4上,松开握紧把手5后,左半柱3在压簧6的作用下张开,从而将渔网固定在左半柱3和右半柱4的弧面上。
所述侧基板1中部下侧设有托板7,所述托板7可用于放置从左半柱3和右半柱4上散开的渔网,所述托板7上围有护栏8,所述护栏8可防止在抽拉渔网的纲绳时渔网向右移动,从而将渔网集中限定在托板7上护栏8以内,所述侧基板1右侧设有收卷纲绳的转筒10,所述转筒10可在侧基板1上转动,转筒10的外表面为弧面,以便容纳纲绳,转筒10的外端设有转动把手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安国渔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安国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氧化铁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毛巾机喂纱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