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5496.0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雁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抗菌 毛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纤维领域,具体是一种涤纶抗菌毛条,解决现有技术中纺织品易产生霉菌、恶臭等问题。
背景技术
微生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病菌、霉菌等致病微生物会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因此隔离、抑制、消灭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防臭等功能性纺织品已成为市场研发热点。
抗菌纺织品的生产方法目前主要有共混纺丝法和功能整理法两种。前者抗菌功能效果持久,耐洗性好;后者处理工艺较简单,但生产中三废多,其耐洗性及抗菌效果较差。
由共混纺丝法制得的抗菌纤维虽然抗菌功能持久,耐洗性好,但也存在弱点:抗菌剂含量过低,达不到好的抗菌效果;抗菌含量过高,在纤维纺制过程中容易堵孔、断裂,制成率低,纤维的物理指标达不到要求。因此如何加工得到抗菌效果更好的抗菌纺织品并提高抗菌纺织品的制成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抗菌性能优良、耐久性好,与其它普通纤维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纺或交织,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好,能进行常规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涤纶抗菌毛条,包括芯层及包裹在芯层外的皮层,所述芯层为PET层,所述皮层是由含有载银磷酸锆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皮层和芯层采用双组分复合纺丝混纺而成,皮层和芯层的复合比例范围为30:70-50:50。
作为优选,所述皮层中PET抗菌母粒为5-10%,所述PET切片为90-95%。
作为优选,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剂载银磷酸锆粉体的含量为15%-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PET(涤纶树脂)为基体,以载银磷酸锆作为抗菌剂,载银磷酸锆抗菌粉体的添加量为15-25%,制得PET抗菌母粒;
步骤二、以含有5-10%的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为一种组分,以100%的PET切片为另一种组分,以30:70-50:50的复合比例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制得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步骤三、将制得的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采用多区拉伸拉断法工艺,最终获得抗菌涤纶毛条。
其中,步骤一中,以15%-25%载银磷酸锆粉体作为抗菌剂,以PET为基体,加入偶联剂和分散剂,用双螺杆挤出机融熔挤出,制得PET抗菌母粒。
步骤二中,复合纺丝时,经冷却、上油、卷绕工序制得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步骤三中,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经集束、拉伸、卷曲、定型、拉断、一道针梳、二道针梳、成球针梳、打包、检验工序制得抗菌涤纶毛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具有良好安全性、广谱高效的载银磷酸锆作为抗菌剂,采用皮芯复合纺丝技术纺制的抗菌纤维,采用多区拉伸拉断法工艺,最终获得纤维长度接近天然羊毛的涤纶抗菌毛条,抗菌母粒用量少、抗菌效率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均达到99.99%,抗菌性能优良、耐久性好,与其它普通纤维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纺或交织、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好,能进行常规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涤纶抗菌毛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现在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涤纶抗菌毛条,包括芯层1及包裹在芯层1外的皮层2,所述芯层1为PET层,所述皮层2是由含有载银磷酸锆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剂载银磷酸锆粉体的含量为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5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式刀组水冷散热纤维切断机
- 下一篇:一种喷丝板去污机